2016年,福建共組織開展食品安全監督抽檢22727批次,全年共檢出不合格食品540批次。今天上午,福建省人民政府召開食品安全抽樣檢驗情況新聞發布,這是記者從會上獲得的消息。
據了解,2016年,福建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主要覆蓋保健食品、糧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調味品、肉制品、乳制品、糕點、豆制品、蜂產品、嬰幼兒配方食品等32大類產品。抽檢的項目主要有食品添加劑、非食用物質、金屬等元素污染物、農*藥殘留、禁用農*藥、品質指標、微生物、****及其他污染物等,共計8個大類418個項目。
抽檢結果顯示,不合格食品共540批次,總體抽檢合格率為97.6%。不合格產品的主要問題和比重為: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等占36.3%,微生物污染占32.8%,農藥*藥殘留不符合標準的占13.8%,質量指標不符合標準的占12.0%,重金屬等元素污染的占5.2%。
對于不合格產品,福建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督促其生產經營者停止生產銷售、下架封存相關批次,同時,對不合格食品及相關原料進行現場查驗控制,封存有關臺賬。對于不合格食品的銷毀和無害化處理,也將進行必要監督,**其再流入市場。此外,對于調查發現的涉及其它監管部門職責的,將移送或通報相關部門,發現不合格食品生產經營者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機關處置。
“2017年,福建將針對監管、抽檢發現的或百姓關注的重點問題,有針對性地加大抽檢力度,特別是加大對農藥*藥殘留、重金屬及環境污染等食品安全問題的抽檢力度和頻次。”福建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江振長表示,今年,福建省的食品安全抽檢工作將盡可能實現區域、品種、項目、環節及經營業態的全覆蓋。
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