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食品安全法修訂會愈加嚴格,*終目的是建立“*嚴格的食品安全法律制度”。
標簽食品安全法法律修訂國家食藥總局懲罰性賠償
此次食品安全法修訂包括重新界定部門職責,加大對違法行為懲處力度,規范網購食品等監管空白,依法確立行之有效的監管制度等。
有獎舉報、風險交流制度、責任保險制度、現代追溯制度等建議都將一一梳理研究。
“力爭年內完成”
作為食品安全法的主要起草者,原全國人**工委行**室主任李援*常被親友問的問題是:“怎樣吃才安全?”
如今,當這部實施了4年的法律即將啟動修訂的時候,這仍然是每位參與修訂者必須接受的拷問。
2013年6月19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簡稱食藥總局)法制司發布通知,就食品安全法修訂向社會公開征集意見。南方周末記者獲悉,國務院法**近日已將食品安全法修訂列入2013年立法一檔項目,這意味著該法修訂“力爭年內完成”。
作為一部實施僅4年的行**,像這樣急于修訂的情況并不多見。美國1938年頒布實施的《聯邦食品藥物及化妝品法案》,直到2011年才做出重大修正。在中國實施了多年的藥品管理法,國家藥監局早在2008年1月,就提出“啟動修訂”,但至今仍未出臺。
“修法的原因很多?!崩钤J為,包括從高層領導到普通民眾對食品安全都**重視,網購食品等新的業態出現等,但*重要的原因是中國食品安全的監管體制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李援指出,依據食品安全法,中國實行由各部門按職責進行分段管理的監管體制。但這一體制很難做到無縫對接,容易造成部門之間權責不明、重復執法、推諉扯皮等情形。
正因為如此,2008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在審議食品安全法時,就有很多委員對此提出擔憂。*終,食品安全法*后一條特別規定:國務院根據實際需要,可以對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體制作出調整。
“這是為日后的改革留了余地?!崩钤f。
2013年****,國務院通**構改革方案,將散落在國務院食安辦、國家藥監局以及質檢總局、工商總局等部門的食品安全監管職能整合,成立了國家食藥總局。監管職能的變化,意味著食品安全法規定的分段監管模式已經終結,需要修改相應條款,為機構改革和依法行政提供**依據。
“修改也分大改和小改?!崩钤赋?,如果只是針對機構改革做出調整,那么只要出一個修正案。按照程序,由國家食藥總局調研擬定修訂草案,然后報送國務院法**,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后,如果能趕在10月前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經過兩審,修正案有可能在2013年年底前獲得通過。
如果涉及其他條款的修訂,修訂周期會比較長,國務院如果能趕在今年年底前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常還要經過三審,修訂后的食品安全法大約在明年4月或6月出臺。
資料來源:南方周末記者蔣昕捷根據資料整理。
“重典治亂”成主導
從目前相關部門拉開的架勢看,此次食品安全法將面臨大修。
按照“部門立法”的原則,牽頭修訂食品安全法的是國家食藥總局。2013年6月6日,該局召開了“建立*嚴格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法律制度”研討會。與會的包括中央**委、中編辦、全國人**工委、國務院法**等相關部門以及十多名來自各高校的專家學者,這是針對食品安全法修改的**次通氣會。
參加研討會的南開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宋華琳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從相關部門透露的信息看,食品安全法修訂的內容較多,包括重新界定部門職責,加大對違法行為懲處力度,規范網購食品等監管空白,依法確立各地方政府、各有關部門在實踐中探索的新的行之有效的監管制度等。
此次會議后,食藥總局開始面向全社會征集修訂意見。
“我連續用了兩天時間看各種意見,到現在還沒有看完。”2013年6月17日,參加第五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的食藥總局法制司司長徐景和對南方周末記者說。根據計劃,食藥總局要在今年9月底之前將修訂草案提交給國務院法**,但目前仍處在調研評估階段。
徐景和在會上透露了食品安全法修改的幾個大原則:一是適應食品安全改革的需要;二是要適應**食品安全難題的需要;三要鼓勵動員社會各方來參與,要在制度和機制上予以保障;四是實行食品安全科學治理,加快完善食品安全監管機制和方式方法;五要加大對違規違法行為的懲處。
據徐景和透露,目前專家提的建議很多,比如有人提出把有獎舉報、風險交流制度納入食品安全法,有人建議在食品安全法當中增加責任保險制度,有人提出能夠增加現代追溯制度等,“這些都會一一進行梳理和研究”。
多年從事食品安全問題研究的國家行政學院副教授胡穎廉分析認為,“重典治亂”將成為相關部門修法的主導思想。這四個字*先由國務院*****提出,隨后“兩高”(*高****、*高人民檢察院)發布了對危害食品安全問題入刑的司法解釋,相關部門也提出要讓造假者“傾家蕩產,人頭落地”。
胡穎廉指出,措辭越來越嚴厲,刑罰越來越多,意味著食品安全法修訂會愈加嚴格,*終目的是建立“*嚴格的食品安全法律制度”。
“懲罰性賠償”或蘇醒
除了嚴刑峻法之外,另一個將體現在食品安全法修訂中的重要理念是“社會共治”,其中尤其需要激發的是公眾的參與熱情。
“實行社會共治是保障食品安全的根本途徑?!?013年6月17日,分管食品安全的國務院副**汪洋在參加食品安全宣傳周時說。汪洋舉例說,自己現在使用的還是廣東的手機號,每個月都能收到廣州市公安局食品藥品安全刑偵支隊群發的短信,大意是“歡迎舉報,舉報有獎”,汪洋認為,這種現代化手段會鼓勵更多吃過虧的人積極舉報。
“食品安全法中并不缺乏這類的條款,但從4年實踐的情況看,有些條款完全是在睡覺?!敝袊▽W會食品安全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李仕春說。
李仕春以食品安全法中規定的懲罰性賠償制度為例,這源于發生在美國的“麥當勞咖啡**案”。1992年,美國一個消費者花49美分在麥當勞買了一杯咖啡,她在車上加糖時發生潑灑,導致皮膚**。麥當勞僅同意支付800美元“安慰費”。*終法院作出判決,麥當勞公司付出286萬美元的巨額責任賠償。此次懲罰性賠償之后,麥當勞開始在咖啡杯上標注“小心**”等警示語,并將咖啡溫度降到了同行業普遍的70℃~72℃。
在李仕春看來,懲罰性賠償的功能包括彌補損失、威懾企業并鼓勵消費者運用訴訟的手段來保護自己。但是食品安全法實施4年來,幾乎很少有消費者提起懲罰性賠償訴訟,這與立法的初衷差距非常大。
北京市億嘉律師事務所**合伙人燕薪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他也曾代理過不少涉及食品安全的案件,但是現實中地方法院很少受理。燕薪認為,當前的法制理念過于注重刑事懲罰。有時候出于維穩的角度,地方政府也會幫助一些違法企業承擔賠償責任。另外碰到疑似食品安全造成的人身傷害,消費者舉證也存在困難。
相關學者認為,這些現實困境都應該在食品安全法的修訂中得到體現。
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