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等領域的安全問題一直是民眾關心的焦點問題,國家相關部門也正積極展開相關治理行動。今后,凡是食品、保健食品、化妝品等生產領域發生任何違法違規情況,均將被納入“黑名單”并“公之于眾”,這是近日公布的《廣東省食品藥品安全企業“黑名單”管理規定(試行)》(以下簡稱《規定》)的主要意指。目前,《規定》尚在征求意見的過程中,5月份之內市民均可登錄食品藥品監管局官網發表意見或建議。分析人士認為,該《規定》出臺有望進一步健全安全風險監測制度,建立嚴重違法者重點監控與市場退出機制,增加違法責任人的失信成本,促進行業誠信體系建設,將給行業的整頓和規范帶來新氣象。
“黑名單”將覆蓋食品、化妝品等領域
為進一步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懲戒力度,落實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推進誠信體系建設,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決定在全省范圍內建立食品藥品安全企業“黑名單”制度,將嚴重違反食品(含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劑)、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法律法規的生產經營者納入“黑名單”管理。
根據《規定》,生產未取得批準文號的特殊用途化妝品,使用化妝品禁用原料和未經批準的化妝品新原料的,或違反其他化妝品管理法律法規,受到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等行政處罰的其他情形,將被列入“黑名單”目錄。
生產經營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采購、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或在食品中添加藥品;生產的食品、食品添加劑的標簽、說明書涉及****、**功能;發生食品安全事故,毀滅有關證據;或者違反其他食品安全法律法規,情節嚴重受到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的行政處罰等五種情況的生產經營者和責任人員將被納入“黑名單”。
提供虛假的證明和文件資料樣品或者采取其他欺騙手段取得藥品生產許可證、藥品經營許可證、藥品批準證明文件;生產、銷售假藥、劣藥;從無藥品生產許可證、藥品經營許可證的企業購進藥品;未按照規定實施《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藥物非臨床研究質量管理規范》、《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范》以及違反藥品管理法律法規,受到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或撤銷批準證明文件的行政處罰的其他情形,也將被納入“黑名單”之列。
將加強對“黑名單”企業的監管抽查
根據《規定》,各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按照“誰處罰、誰公布”的原則,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或查處未經許可生產食品藥品行為后5個工作日內,將應當納入食品藥品安全企業“黑名單”的相關信息在其政務網站上公布,“黑名單”信息包括違法生產經營者的名稱、地址及法定代表人姓名,亦包括責任人員的姓名、職務、身份證號碼,涉案產品名稱、批次等。一旦被納入“黑名單”,生產經營者將成“重點監管”對象,增加檢查和抽驗頻次,也將定期或不定期報告安全管理情況。
《規定》還顯示,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將納入“黑名單”的生產經營者記入重點監管信用檔案,并采取增加檢查和抽驗頻次等措施,實施重點監管。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責令納入“黑名單”的生產經營者定期或不定期報告安全管理情況。同時鼓勵社會組織或者公民對納入食品藥品安全“黑名單”的生產經營者和責任人員進行監督,發現有違法行為的,可以向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舉報。
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管局方面表示,考慮到“黑名單”管理是新生事物,沒有成熟的做法經驗供借鑒,因此將納入“黑名單”的范圍框定在行政處罰的行政相對人,如違法發布藥品等情節嚴重的生產經營者及未經許可生產食品藥品的地下窩點等。同時,按照“誰處罰、誰公布”的原則,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等5個工作日內,“黑名單”將在各級監管機構政務網站上“公之于眾”,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將會轉載。公布期限為兩年。期滿后由屬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組織監督檢查,在此期間無違法違規行為才能“轉正”。
制度有望促進行業誠信體系建設
記者了解到,我國目前還沒有針對食品、藥品、化妝品等的“黑名單”制度,業內普遍觀點認為,《規定》的出臺有望進一步健全安全風險監測制度,建立嚴重違法者重點監控與市場退出機制,增加違法責任人的失信成本,促進行業誠信體系建設。
由于此次《規定》對于化妝品行業也有重點涉及,因此也引起了業內較強的關注。特別是在去年美白祛斑類化妝品被納入特殊化妝品管理序列的背景下,這一配套《規定》的出臺將有何新的影響,更加受到業內關注。
廣東省日化商會秘書長余雪玲卻表示,“加強監管與加強審批是兩回事,加強監管是好的,但加強審批則未必。”總的來說,“黑名單”制度有望促進行業誠信體系建設,促進整個市場的凈化和提升。她認為,加強包括化妝品在內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是大勢所趨,也是消費者的一致需求,因此是合理且必要的。
但另一方面,回到化妝品這一領域,對于美白祛斑類化妝品納入特殊化妝品管理,其實質是增加了行政審批程序,對于企業發展來說是不利的。《規定》中有關化妝品企業被納入“黑名單”的情形**條便是“生產未取得批準文號的特殊用途化妝品”,余雪玲認為這條規定本身沒有問題,對于已經取得特殊用途化妝品生產批準文號的正規企業來說是一種肯定和保護,但美白祛斑類化妝品特證化管理是另一回事,對這一點,廣東省日化商會還會繼續爭取。
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