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全球化、貿易自由化背景下食品安全形勢日益嚴峻復雜,中國嚴把進出口關。中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局長支樹平在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食品安全,國際共治”分論壇上表示。
談及全球的食品安全形勢,支樹平表示,現在全球食品安全的問題更加突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現在全球經濟在放緩,有一些企業為了降低成本、追求利潤,在質量管理上的成本投入在減少?,F在世界上知名的食品企業,或者以食品著稱的國家和地區,有時也曝出一些食品安全丑聞。
支樹平說,中國正著手修訂食品安全法,運用*嚴謹的標準、*嚴格的監管、*嚴厲的處罰、*嚴肅的問責來加強食品監管。在進口環節入境前嚴格準入,去年對64個國家36種食品實行嚴格的檢驗檢疫準入,對世界上輸往中國食品的14000多家企業進行注冊,對10多家進出口商進行備案;入境時采取嚴格檢驗檢疫的監管,去年在口岸上攔截了有害生物5460多種、80多萬種次,退用和銷毀的不合格食品3500多批;入境后,要求企業建立嚴格追溯制度。去年公布了31家有不良記錄進口企業的名單,對一些企業實行了嚴格的處罰。
在出口環節,有關部門對出口企業從源頭原料、產地一直到食品加工、儲存、運輸,再到出境的檢疫檢驗,都建立了全過程的監管,對73種高風險的食品進行嚴格的監管,累計建立了188個出口食品質量安全的示范區。
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