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地合格的產品,在臺灣卻不合格;在內地能用的添加劑,境外卻“不買賬”。內地食品安全標準低不低?“一國兩制”現象正似一出現實的黑色幽默劇。這次的主角是——零度可樂。
兩項防腐劑均超標
臺灣媒體近日報道,臺灣“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在一批零度可口可樂原液主劑配料中,檢驗出禁止摻入碳酸飲料的“對羥基苯甲酸甲酯”防腐劑,每公斤含2.062克。
臺灣規定,此防腐劑不得添加在碳酸飲料內。此外,衛生署還發現原液中還有兩項防腐劑“苯甲酸”、“己二烯酸”也超標。
據稱,這批原液來自上海可口可樂飲料公司。目前臺衛生署已禁止該批可樂原液進口,并表示未來可口可樂同類產品的查驗率,將由原來的5%提升至20%。
可樂回應配料送錯
隨后,可口可樂大中華區發表聲明稱,此次臺灣檢出的防腐劑是許多國家和地區(包括中國大陸、香港和美國)的食品法律法規所認可的安全添加劑之一,但是臺灣地方法律規定不容許使用在汽水中。在上海銷售的現調制零度可口可樂中都含有對羥基苯甲酸甲酯,但濃度符合國家標準。
“被檢出的這種防腐劑是現調機濃縮液的一些制造原料中自然帶入的,并非刻意添加。”可口可樂大中華區公共事務及傳訊部總監翟嵋解釋說,臺灣檢測的樣本是未稀釋的濃縮原液,而最終銷售的產品則需要經過稀釋后才會進行銷售,稀釋后的對羥基苯甲酸甲酯濃度非常小,僅為0.015毫克/千克。被臺灣方面檢出的這批濃縮液并未被使用,以確保完全符合臺灣相關法規。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