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吉林省大力實施“百萬畝棚膜蔬菜建設工程”,計劃到2012年全省棚室生產面積達100萬畝,其中日光溫室蔬菜達到30%以上,棚膜蔬菜產量占蔬菜總產量的比重由現在的24%提高到40%,發展棚膜蔬菜種苗繁育中心10個,棚膜蔬菜產業使全省農民人均增收在1000元以上。
據了解,棚膜蔬菜產業是集約化經營水平高、科技含量高、對農民素質要求高的產業,科技普及和指導服務水平直接關系到棚膜蔬菜產業發展的成敗。兩年來,吉林省各地通過科技人員的積極努力,培育了春薯九號馬鈴薯、春綠三號黃瓜等一批高產優質新品種,建設了馬鈴薯、西甜瓜、蔬菜三個國家級產業技術體系綜合試驗站。滴灌、卷簾機等設施在溫室大棚生產中得到普及,高產優質栽培、多層覆蓋、節水灌溉等先進技術得到全面推廣。全省還舉辦了30多期培訓班,培訓了大批技術骨干。省農委組織的棚膜蔬菜專家顧問組長期深入產業園區進行巡回指導,在棚膜蔬菜產業區域規劃、建棚模式、主推技術等方面因地制宜地開展了扎實有效的指導服務。各地積極采取措施促進科技普及推廣,形成了棚膜蔬菜產業布局合理、棚室結構科學、符合群眾意愿、生產效果良好的新局面。可以說,吉林省棚膜蔬菜產業的發展處處體現著科技支撐的含金量。
吉林省農委副主任劉豐艷介紹,吉林省蔬菜結構性失衡、季節性短缺問題非常突出,夏、秋季供應有余,冬、春季明顯不足,每年11月份到第二年4月份成為蔬菜緊缺期,基本靠外調,缺口在200萬噸左右。為破解這一難題,吉林省把發展設施蔬菜作為突破口,2008年在全省實施“百萬畝棚膜蔬菜建設工程”。在省政府專項扶持資金的引領下,各市、縣政府也投入資金2.7億元,有效調動農民建設棚室的積極性,初步統計,兩年來農民投入建棚資金多達120多億元。
吉林省園藝特產局局長張大明告訴記者,到2012年吉林省蔬菜面積要達到550萬畝,其中日光溫室面積占30%以上。到2015年全省蔬菜面積穩定在550萬畝以上,其中棚室面積要達到或超過140萬畝,日光溫室面積占50%左右。今年全省蔬菜面積穩定在520萬畝,新開發棚室面積在5萬畝以上,棚膜蔬菜面積達到95萬畝。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