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淡水魚價格以“淡定”聞名,多年來不曾有大起大落,但今年發生了變化。昨日,筆者在市區幾大菜市場發現,鯽魚、草魚、胖頭魚等寧波市場常見的淡水魚價格集體飆升,比6月底上漲了20%。
草魚每公斤16元、鯽魚每公斤15元、胖頭魚每公斤18元、黑魚每公斤25元……昨日上午,筆者在華嚴菜市場看到,不少趕早市的市民圍著價格告示牌搖頭嘆息:“現在肉吃不起,本想買點魚調劑一下,哪知道這淡水魚價格也上來了。”
“這次淡水魚價格上漲是從6月底開始的,累計漲了20%。”在華嚴菜市場做水產生意的林阿姨告訴筆者,做了這么多年的生意,她還是第一次看見淡水魚價格上漲這么厲害。
超市銷售的淡水魚大都從養殖基地直接批發來,一般價格要比菜市場便宜。但筆者昨日在家樂福和樂購等超市發現,鳊魚、鯽魚、鰱魚的零售價不比菜市場低多少。
淡水魚價格素來平穩,為何近期快漲?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市場魚價變動屬于“被動性”上漲,是受自然災害、成本上漲傳導和市場供求變化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所致。
上半年,長江中下游省份遭遇嚴重旱災,使得江西、湖北、湖南等省份淡水魚養殖受損嚴重,從這些地方入甬的淡水魚數量也由此受到影響。市淡水魚批發市場統計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以來,外地淡水魚數量同比減少了15%。其中7月份市場每日交易量只有16噸左右,比往年減少了20%。
周公宅水庫淡水魚養殖場負責人告訴筆者,去年一個飼養員月人工費為1300元至1500元,今年一下漲到1700元至2000元。一些養殖戶告訴筆者,今年市場上各種品牌的飼料價格,平均每噸比去年上漲了200元。
此外,七八月間正逢淡水魚“青黃不接”,去年出塘的魚基本賣完,今年的魚長勢正旺,不可能大量上市。加上6月下旬,東海、南海等海域陸續進入休漁期,海產品供應減少,這些都造成了目前淡水魚價格的上漲。
淡水魚價格會不會像肉價一樣大漲呢?業內人士提醒市民無需擔心。“目前淡水魚價格基本上處于合理的變動范圍內,不會像豬肉那樣出現大漲大跌。”市貿易局蔬副處有關負責人告訴筆者,水產品不像生豬和蔬菜,生長期到了就需清塘上市,自由調整空間比較大。一些養殖戶根據多年經驗判斷,目前淡水魚價格的漲勢不會持續太久,隨著本地和外地的淡水魚大量上市,魚價將自然回落。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