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10歲的明明跟著爸爸在街邊小店吃了烤肉和冰鎮飲料后,半夜忽然開始拉肚子,而且肚子疼的渾身大汗淋漓。媽媽立刻帶明明到醫院就診,經檢查診斷他患了急性胃腸炎。記者從海慈醫院腹瀉門診了解到,進入三伏天后,每天能接診40余位腹瀉患者,較之前增加了1倍多。
經過輸液治療,今天明明已經基本恢復了精神。“大多數病人都是因為沒有把住病從口入的關,導致疾病發生,許多市民炎熱的夏季喜歡吃一些生冷食品,還有人常把剩飯菜加熱后吃,這些都容易導致腹瀉和嘔吐等癥狀的發生,給身體帶來危害。”海慈醫院感染科侯加平主任介紹,入伏以來天氣溫度高、濕度大,接診的腹瀉的患者較前明顯增加,每天接診的人次較前增加了1倍還多。
侯主任特別提醒市民,合理安排飲食,注意膳食均衡營養。夏季食物應以清淡為主,還應多吃蔬菜和水果。要注意飲食衛生,飯前便后要洗手;不要去流動的街頭小攤吃飯。侯主任也表示,嘔吐和腹瀉是人體的一種保護機能,許多腸道傳染病發病初期多有不同程度的腹瀉,排泄物能將體內的致病菌與細菌產生的毒素排除體外,可減少對人體的毒害作用,市民不必過于緊張。不過,如果腹瀉次數頻繁持續時間過長,就應該及時去醫院就診。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