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不少陜西人來說,每天早上喝碗胡辣湯,或是趁熱吃碗豆腐腦,都是很愜意的事,難怪當"吃"的話題到了微博上時,就變得"茲事體大"起來.近日來,一個看似無厘頭的"豆腐腦甜咸之爭"的話題引爆微博,引發了十余萬網友的熱議.
對于不少陜西人來說,每天早上喝碗胡辣湯,或是趁熱吃碗豆腐腦,都是很愜意的事,難怪當"吃"的話題到了微博上時,就變得"茲事體大"起來.近日來,一個看似無厘頭的"豆腐腦甜咸之爭"的話題引爆微博,引發了十余萬網友的熱議.
甜派:甜豆腐腦才是正統
網友"freeman"在廣州長大,來西安念書之前從未吃過咸豆腐腦,"豆腐腦里加入糖漿或砂糖、紅糖,冬天則加入熱糖水食用,如果為了驅寒,還可以加入姜汁"," freeman" 說,當她第一次見到放著辣椒油的豆腐腦時,差點暈了過去.
這種說法并不奇怪,南方多甜食,在我國香港及臺灣等地區,很少有人叫"豆腐腦",大家都稱它為"豆腐花",屬于甜品而不是當做早餐,吃起來細嫩香滑,很好吃.
更新穎的吃法會加上巧克力糖漿、滿天星制成的"巧克力豆花",香港還有配以黑芝麻糊的"芝麻糊豆腐花",有人根據它的外形形象地將其稱為"太極豆腐花".
網友"馬淋薯"態度極為堅決,"兩廣人士表示堅決捍衛甜豆腐腦!其實我們這叫’豆腐花’.或許可以用’它們不是同種食物’來平息這場紛爭."
咸派:怎么會有甜豆腐腦?
"竟然還有甜的豆腐腦?果然是大千世界啊……"第一次聽到"甜咸之爭"一事后,網友"海之邊破曉"發出了這樣的感嘆.網友"坑爹之王"站出來表示支持,"咸的超好吃,放點辣椒、咸菜、香菜、韭菜花等,太香啦!"
北方的豆腐腦有加入肉餡的,還有加入芹菜、榨菜,黃花菜、木耳的;沿海有用海帶絲、紫菜、蝦皮的,還有放入麻醬、辣椒油、香菜、醬油、醋的;也有放韭菜花、蒜泥、蔥花的,各地的口味不同主要取決于作料.其中在河南還有一種加入胡辣湯的,稱之為"豆腐腦胡辣湯兩攙",極富地方特色,而四川的麻辣豆花,麻辣鮮香,別有風味.
調和派:吃得開心就好
大多"調和派"網友都"大度"地表示,只要自己吃得開心,沒有必要爭論.
陜西中醫學院食療保健專家郭老師告訴記者,吃甜豆腐腦能充饑;而咸豆腐腦適合夏天吃,補充體內鹽分.兩者營養相當,僅僅是口味不同,南北雙方無須互相貶低.本報記者宋雨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