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一直是啤酒的天下,白酒的銷量不免下滑。對于中低檔白酒,有的價格更是低至幾塊錢。如此廉價,廠家還能從中獲取利潤么?自5月1日“醉駕入刑”生效以來,全國加大了對酒駕和醉駕的查處力度,已對白酒消費造成了實質的影響。終端反饋顯示,此次酒駕治理,已對其部分白酒產品銷售造成了一定影響,一些產品下降了20%至30%,然高端白酒受影響不明顯,從價格檔次分析,中低檔白酒受影響更大。
據一位業內人士透露,近年來,國內白酒生產和市場正在進一步向名優品牌白酒集中,低檔白酒受到各方面的打壓,利潤空間十分有限,銷量也開始萎縮。而要真正做大一個白酒品牌,除了保證質量外,廣告促銷宣傳更成了決定其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這就需要企業有雄厚實力。目前,幾乎絕大部分城市涉農區縣都有一個小型白酒廠,質量也大都不錯。但因為沒有規模和響亮的品牌,只能在當地自產自銷,企業沒有大發展,有的開始逐漸萎縮。有關專家指出,只有通過兼并、改制等多種方式,才能盡快壯大相關生產企業的規模和實力,區縣酒廠才能真正打造出好品牌,把好酒賣出好價來。
由于白酒主要以高度酒為主,其主要消費者的年齡層偏高,如國內大約在30-50歲之間。從未來看,隨著現代社會中人們對酒類消費會越來越傾向于低度酒,白酒消費群體因年齡增大而減少,因此,要期望白酒的產量長期保持較快的增長似乎不太現實,但基于城鎮化率的提高和居民收入的增加,對于中低端白酒的消費量仍然還是能夠保持穩中有升的格局,其持續時間大約與城鎮化率提升的進程相關,至少10年。而對于高端白酒而言,其在白酒消費份額中的比重還將有較大的上升空間。所以,未來白酒行業發展的特征應該是產品結構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調整速度會快于產量的增速,因此,中低檔白酒酒廠應當了解當下市場,規劃企業自身的發展戰略。
適應市場競爭形勢,認真實施品牌戰略
現在白酒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但高檔酒沒有形成充分的競爭,中低檔白酒沒有一個穩定的霸主。高檔白酒的競爭更重要的在于品牌的競爭,中低檔尤其是低檔白酒應該全力培育一個具有獨特個性的品牌。近年來,一些中低檔白酒集團堅持實施品牌戰略,并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和探索,已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果和經驗。
充分挖掘歷史文化資源,創新品牌
白酒作為傳統產業,具有獨特的歷史文化優勢,中低檔白酒企業在品牌推廣上,挖掘自身的文化資源,加強產品的附加產值,進而達到大眾對產品的認知度。
優化產品結構,提升品牌形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