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北京8月10日消息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最近一段時間因為陳醋勾兌門,山西老陳醋曝光率暴漲,針對配制醋和釀造醋的爭論也是眾說紛紜。
最新進展,昨日,由山西省醋產業協會制定的山西老陳醋產品質量標準通過國家標準評審,預計在年底前將會正式的公布,新標準將不含防腐劑取消保質期,可久放不壞。
一般來說,最普通的醋生產周期是24天,陳醋是3到6個月,要是想冠以山西老陳醋的名號就至少陳釀1年以上,還將增加兩個功能性的指標,可以對消費者身體健康起到較好輔助作用。
針對這次爭議的勾兌醋和釀造醋,衛生部新聞發言人鄧海華昨天說,山西陳醋的問題,關鍵是對于食醋概念的判斷,如果按照標準生產,不管是釀造還是配置食醋都符合安全標準。針對衛生部回應,微博網友發起了熱烈的討論,有網友疑惑地說,有關標準到底是什么標準?有網友認為,勾兌陳醋就算符合標準,是不是也屬于欺詐消費者的行為?
這次“醋壇子”被無情打翻,究竟應當拷問國家標準,還是應當拷問監管責,任還是應當考問企業?山西老陳醋的概念之爭又給我國傳統食品行業帶來哪些啟示?對此,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食品營養學專家惠伯棣進行了評論。
主持人:食品都有保質期,山西省醋產業協會最近制定的山西老陳醋產品質量標準里說不含防腐劑,作為消費者可以理解,但是取消保質期說久放不壞,您覺得能做到嗎?
惠伯棣:能做到。按照山西老陳醋質量控制標準來說,如果能稱為老陳醋,酸度在一定值之上的醋產品,里面由于酸度較高,可以抑制大部分對身體健康造成危害微生物的生長。因此如果生產的產品質量標準執行得好,達到這個酸度,里面大部分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的微生物將得到抑制,所以保質期較長。
酸味的成味物質是醋酸也叫乙酸,2%以上的乙酸,人的味覺感覺出來酸了。從食用醋習慣來說,不僅是中國,歐洲和北非阿拉伯地區食用醋基本都是勾兌的。我國食用醋有勾兌、釀造兩種類型,只要這兩種產品在食品安全上能達到我國相關安全標準,對于消費者來說都可以接受。
主持人:很多消費者對于勾兌的兌字特別敏感,究竟兌進去了什么東西,對人體健康是否會產生影響?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