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小麥收購價格出現明顯走弱的情況下,江蘇淮陰稻米市場價格不但沒有隨著小麥價格的走弱而走弱,卻隨著小麥價格的走弱出現稻米價格高位運行的態勢。不少加工企業粳稻收購價格維持在1.49—1.51元/斤(去年同期在1.3元/斤左右);秈稻的收購價格也走高至現在的1.35—1.37元/斤(去年同期在1.1元/斤左右);秈米出廠價格走高至1.9—1.93元/斤,粳米出廠價格雖然因質量標準不同而千差萬別,但總的出廠價格維持在2.00—2.06元/斤的價位。稻米市場價格出現的與往年同期價格走弱不同的客觀情況,進一步引發人們對糧食安全的深層思考:
一是稻米原料不足的影響。去年的災害性氣候不但推遲了小麥的收獲時間,客觀上也影響了水稻的生長時間,對水稻產量的形成帶來影響,尤其是直播的水稻由于生長時間不足,對水稻產量的影響比較大,據筆者調查,去年的水稻產量與常年持平的都很少,減產是不容置疑的,直播水稻的減產更甚,個別的直播水稻產量只有常年的一半,客觀上形成今年的稻米原料不足。
二是加工企業停產的影響。隨著稻米原料的供不應求,不少稻米加工企業因無原料維持生產,只好形成停產半停產的狀態,有的勉強維持生產,有的從6月開始就已停產。形成大米市場流通量不足,客觀上給大米價格的上漲帶來機遇。
三是總體價格走高的影響。近期的農產品漲價風波導致稻米價格出現明顯的上漲趨勢,雖然粳稻的價格上漲與往年的最高價基本持平,但不論是秈稻還是秈米價格與去年同期上漲都超過10%,,這也是稻米價格走高的原因之一。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