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臺灣的永和豆漿9日在滬召開新聞發布會,回應媒體對其“沖泡豆漿”的質疑。永和食品董事長林炳生當日承認,在大陸直營門店售賣的豆漿系采用豆漿粉沖泡,并承諾“會在一周之內完成明示公告”。
針對近期媒體和消費者關注的“豆漿粉”話題,永和食品總裁林建雄表示,目前永和豆漿連鎖餐飲店存在現磨豆漿和豆漿粉沖泡兩種形式,其中直營店及部分加盟店已開始采用豆漿粉沖泡工藝。
他稱,今后該沖泡工藝將在永和豆漿所有終端餐飲店全面推廣。
豆漿粉沖泡成本更高
林建雄在發布會上承認永和豆漿在今年初開始在部分門店采用豆漿粉沖泡工藝,并表示:現磨豆漿和豆漿粉沖泡是目前豆漿生產的兩大工藝,從不同角度滿足消費者需求,而兩種工藝在制作豆漿的成本上相比,豆漿粉沖泡的成本更高一些。
永和食品(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林炳生介紹,目前永和豆漿連鎖餐飲店現磨豆漿和豆漿粉沖泡兩種形式都有,其中公司直營門店和部分加盟門店使用豆漿粉沖泡豆漿,占總店面數的10%左右,其他很多加盟店豆漿仍是現磨。
針對部分消費者對永和豆漿存有“全部現磨”的誤會,林建雄坦承,過去公司并沒有針對豆漿制作方法對消費者進行宣導,目前公司正計劃將沖泡豆漿全面推廣到所有門店,并將在門店顯著位置進行明示。
林建雄介紹,豆漿粉沖泡的豆漿實際上成本要高于現磨豆漿。他計算道,永和豆漿粉標準包裝每袋350克,售價13元人民幣左右。而門店中沖泡的豆漿飲品總量為450克,需要用到75克左右的豆漿粉,成本約每杯2.5元,加上其他成本終端售價目前每杯5元左右;而現磨豆漿受泡豆時間長短、水溫等影響,很難做到標準化和統一口味,成本也并不固定。但他并未透露二者間的具體成本差。
有記者提問,為何在成本提高的前提下仍然使用沖泡工藝?林建雄表示,這是為了連鎖店豆漿品質的一致性,原本各門店現磨的豆漿無法保證統一的標準。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