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阮國軍從嶺南鄉趕到上虞市區,與上虞雷迪森大酒店等6家酒店簽下黃秋葵銷售訂單。
現年33歲、畢業于浙江大學的阮國軍,是上虞市嶺南鄉豐樹坪村的大學生“村官”。他承包了嶺南鄉許岙村的250畝土地,創辦上虞市秀山糧區專業合作社。
“去年試種了1畝多黃秋葵,出現了‘賣難’問題,今年擴種至10畝,銷售卻無后顧之憂。我的‘殺手锏’在于,與普通農民種菜的套路不同。”阮國軍樂開了花。
擴種前先跑酒店,收獲不少訂單
與一般菜農盲目種植不一樣的是,阮國軍把考察市場放在種植的第一步。“市場至關重要!如果不掌握市場信息,就會遭遇‘賣難’尷尬。”阮國軍的思路與普通農民就是不一樣,他為了掌握市場信息,花了1年多時間。
“去年從臺灣引進有著‘植物偉哥’之稱的黃秋葵,在上虞嶺南鄉許岙村試種了2畝多。由于技術等因素,實際面積后來變成1畝多。”阮國軍透露,從去年7月黃秋葵上市的那天起,他就趕到上虞市區,雷迪森、上虞賓館等上規模的酒店,他跑了個遍。一圈跑下來,阮國軍對上虞黃秋葵市場基本有個底。
今年5月,他一下子將黃秋葵種植面積擴大到10畝,并順利與上虞五星級大酒店雷迪森大酒店等6家酒店達成供貨協議,銷售比前一年更有保證。去年一半枯死,這次請了“技術顧問”“并不是菜地里種上黃秋葵,就能收獲。”阮國軍深有感觸,種菜其實與辦企業一樣,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去年5月,阮國軍在2畝多地上首次種植黃秋葵。從臺灣引進的黃秋葵種子播下去,很快幼苗破土而出,這讓阮國軍對豐收充滿了信心。然而,現實給了阮國軍當頭一棒。沒過多久,阮國軍發現一株株黃秋葵枯死了。“開始從稈子發黃,撥起來一看,根霉掉了。”阮國軍憂心忡忡。很快,2畝多的黃秋葵死去一半,實際面積變為1畝多。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