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武自然報道:天津市2011年農超農校對接洽談會日前召開。會上,82家農副產品經營龍頭企業現場展示了35大類1200多種農副產品,涉及天津市230個農民專業合作社、45個生產基地。各方簽訂了農超農校對接協議,涉及蔬果、水產品、農副產品等,總簽約額達4.97億元。
“價低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新鮮。”現場一位參展代表說:“來自蔬菜生產基地的產品大多是農民早上4點采摘的,檢測后直接送往各超市,8點就可擺在展臺上銷售,從田間到餐桌只需4個小時。”
從今年起,天津市將通過國家和地方共同推動,突出扶強、扶優、扶大的原則,推動大型連鎖超市建立農產品直采基地和區域配送中心、完善冷鏈系統建設,力爭到“十二五”末鮮活農產品經超市銷售的比重達到30%以上。今年,天津將推動5家超市和20個生產基地完成農超對接;推動農產品經營龍頭企業在市區和各區縣政府所在地建設農產品經營連鎖店(柜)和物流配送中心,發展一批農超對接生鮮超市,將大部分設施農業產品納入“農超對接”銷售范圍。
物美超市負責人表示:“目前超市方面就落實農超對接,降低菜價正在積極努力,我們采取‘基地采購,量進量出’的銷售方式,即除去進貨及人員成本后不加利潤,直接銷售。超市不以農副產品盈利,而靠這些平價商品吸引客流,帶動百貨類商品的銷售,實現雙贏。”
據天津市商務委有關負責人介紹,今明兩年,天津市將從以下幾項工作入手加快“農超對接”,構建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一是建立農產品直采基地,推動連鎖超市發展農產品生產基地,保證“直采”,重點做好設施農業的對接。二是推動農產品經營龍頭企業發展銷售網絡,發展連鎖銷售網絡,支持龍頭企業建立連鎖便利店、進超市設立專柜、進菜市場設立專區,建立物流配送中心,對農產品進行分級包裝,加貼標志,實施標準化流通,推動各區縣龍頭企業發展。三是繼續組織舉辦農超對接洽談會。天津市商務委、農委等部門繼續搭建供需雙方溝通平臺,暢通農超對接渠道。商務部門負責組織連鎖超市、農產品經營企業、賓館飯店、高等院校;農業部門負責組織產品規模大、質量安全優、品牌效應好的農產品生產基地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四是培育主體提升對接水平,加強對連鎖經營企業的幫扶和指導,促使其建立現代經營管理制度,擴大農產品經營規模,提高配送能力。五是通過經營單位與農村綠色生產基地建立長期合作,建立從生產、加工、運輸到銷售的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在銷售單位設立產品可追溯設施和檢測檢驗儀器,消費者可以通過商品條碼直接查詢出產品的產地、生產者和生產情況,也可于現場對相關食品安全指標進行檢測。
點評:天津市通過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企業自主發展,促進大型連鎖超市與鮮活農產品生產基地對接,加快了農產品安全流通網絡和生鮮超市的建設,進而引導農業生產向規模化、規范化、標準化發展。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