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賣的雪糕,竟然是去年生產的.27日,記者走訪發現,省城一些在售雪糕的"壽命"較長,有的甚至已有"一歲多",這讓市民很不放心.專家表示,"壽命"長的雪糕被細菌污染的幾率較大,但只要其周邊環境符合規范就沒問題.
7月29日訊(記者 馬云云 實習生 劉秦 寇敏芳) 今年賣的雪糕,竟然是去年生產的.27日,記者走訪發現,省城一些在售雪糕的"壽命"較長,有的甚至已有"一歲多",這讓市民很不放心.專家表示,"壽命"長的雪糕被細菌污染的幾率較大,但只要其周邊環境符合規范就沒問題.
27日,市民小劉在山大南路附近一家超市內買了一只雪糕,她發現,包裝紙上顯示的生產日期為2010年8月,這讓她非常擔心,"今年怎么還賣去年的雪糕,過了這么久吃了不會拉肚子吧?"
記者隨即在市區一些雪糕銷售處走訪,發現大部分雪糕的生產日期均為最近幾個月,保質期基本為18個月或24個月.少數雪糕的生產日期較早,包裝上標著2011年1月或2月.而在山師附近一家商店,記者發現一款"紅棗牛奶味"雪糕,其包裝上寫著"20101214",意為去年12月14日生產.在另一家商鋪,一款"酸奶口味棒冰"的生產日期甚至為2010年5月12日.
濟南食品協會會長閻世春分析,雪糕的主要成分是奶、糖、水、奶油和植物淀粉等,其保質期長短與滅菌效果以及營養成分構成有關.在4℃以下的環境下,細菌就會處于休眠狀態,"不活動也不繁殖".因此,在正規的生產流程中,廠家會對雪糕本身及包裝紙進行徹底滅菌,之后放在零下18℃的速凍庫內速凍,然后再放到0℃以下的冷庫內儲存.按照有關規定,進入運輸和零售環節后,雪糕周邊的環境也必須保持在0℃.如果在這個過程中,溫度升至4℃以上,細菌就會活躍.而如果因周邊環境不好而被細菌污染,這些雪糕的安全性也將大打折扣.
閻世春指出,如果從生產、儲存、運輸、零售各個環節都能控制好溫度,并保持環境衛生,防止被細菌侵入的話,保質期內的雪糕基本沒有問題.但不能否認的是,"雪糕流通的時間越久,被細菌污染的幾率也會越大".所以,市民在購買雪糕時盡量選擇生產日期較近的雪糕.最好不要因為圖便宜選購化過或接近"臨界期"的雪糕.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