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做菜講究"色香味俱全",為了使炒出來的脆骨蠶豆看上去色澤更加鮮亮,市區一餐館廚師在炒菜過程中添加了檸檬黃。近日,市衛生監督所執法人員查處了這一超范圍使用檸檬黃行為,并對其進行了處罰。近一個月內,我市共查處了4起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行為,沒有發現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行為。
據介紹,超范圍使用添加劑是指超過國家《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規定的范圍進行食品添加劑使用的行為。按規定,檸檬黃只能用于膨化食品、果汁、碳酸飲料、配制酒、糖果等,不允許用在烹調中。炒蠶豆時加入檸檬黃屬于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
食品添加劑指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我國對食品添加劑的生產和使用實行準入制度,只有確有必要使用、安全可靠并經過我國政府批準的才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劑。我國《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規定:"不應掩蓋食品本身或加工過程中的質量缺陷或以摻雜、摻假、偽造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劑。"
為切實保障人民群眾飲食消費安全,今年5月開始,我市要求674戶自制火鍋底料、自制飲料、自制調味料餐飲單位,把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名稱全部進行備案和公示,主要內容包括食品添加劑的主要成分、實際使用最大量、主要用途及來源等,既方便了衛生監督部門的檢查,也有利于消費者監督舉報。
在前期抽檢的332批次鮮榨飲料、豆制品、涼拌菜、火鍋底料等29類食品中,不合格食品占25個批次,合格率92.47%.據市衛生監督所食品衛生監督科科長鄒忠明介紹,不合格食品不涉及食品添加劑問題,而是微生物超標,消費者一旦食用微生物超標嚴重的食品,容易患痢疾等腸道疾病,可能引起嘔吐、腹瀉等癥狀,危害人體健康。"總體上,我市餐飲單位食品添加劑使用良好。特別是大中型餐館和學校食堂,無論從原料采購、登記、儲存到使用均比較規范。檢查過程中未發現餐飲單位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