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駐華官員peter k.ben embarek:在食品安全領域,中國和中國境外的區別是很大的,但我覺得非常醒目的一點,食品生產在過去三十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親眼見證了糧食生產的大豐收,這是人類歷史上非常顯著的成功。同時這種成功的發展沒有辦法跟監管部門的方法齊頭并進。所以這里面有很多私有領域的企業家,公有領域沒有配套非常必要的執法環境,這個執法環境對整個行業非常重要,我們看到這種脫節在其他地方并不常見。
我覺得有一個非常清晰的點,就是食品生產商或者食品加工商,是對于食品安全負責任的人,沒有人能夠把他們的責任卸下,不管你是初級加工商,還是零售商,或者是大廚,或者廚房里的廚師,你們就是對于食品安全要負責任的人們,你可以有非常精細和高級的監管系統,但是最終的責任依然在你們的肩膀上,這個信息必須要非常嚴肅認真地傳達出去。
沃爾瑪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資產保護副總裁王玉雄:沃爾瑪現在在開展全球的標準,我們在推廣食品安全的文化,其中很重要的一個項目,叫基于行為的食品安全的管理。基于行為就是讓員工從意識上去重視食品安全,然后通過意識來帶動實際工作當中運用食品安全的一些標準和原則,去做好我們的食品安全工作。如果我們能夠告訴員工,我們的顧客可以讓我們的企業生存,顧客當中有我們的父母、孩子,讓員工從心理上重視食品安全,這樣比我們跟很多員工上課起的意義重要很多。
在目前食品安全不出問題似乎不可能,但出了問題,我覺得危機的管理是對企業品牌的保護,但更重要的我覺得應該讓我們的消費者、讓我們的顧客、讓我們的社會看到你企業對消費者的一個責任是什么,我是為了化解這個危機而化解危機保護我們企業品牌,還是說我真正關注我們消費者的安全,我來解決這個危機事件。
萬豪集團行政總廚christian schneider:我們有一個總部在上海的采購辦公室,所有供應商提供所有賓館產品也好,食品也好,他們必須要按照我們專門的批準,我們有專門批準的流程。我們還有第三方檢查,我們能雇用公司對我們所有產品都能夠進行檢查,還有進行相關的一個協議,還要檢查工廠和認證的相關情況,我們必須要確保產品是來自安全的地方。
只要供應商得到批準之后,他們還會在每個季度的基礎上由所在賓館進行檢查,檢查他們所遵守的規范或者規則是不是一如既往得到實施,這是可以做的,而且是非常合適而且非常安全的方法。同樣也是基于每個季度的頻率,有的時候還會自己內部做一些我們月度的檢查,有時候在每周周末,我們也會檢查相關采購訂單。
加多寶集團品管總經理龐振國:因為我們產品用的原料都主要來自于種植業的農副產品,所以我們對這一塊的把關投入很多,我們種植基地有很大的團隊做引導工作,讓種植業農民理解到他們所做的工作對后端產品需求多么重要,特別在安全把握方面是多么重要,然后要改變他們原來有一些不好的種植習慣或者是后加工的習慣,這一塊我們是要有一種奉獻心態才可以去做,就是引導、宣導這個群體,他們就明白他們工作對食品安全貢獻在哪里。
原料在能夠進入我們工廠中間來,這里頭就有一個制度,有一個供應商認可的制度,這個制度有很多程序,從小批量到最后規模使用,這個確實是需要很長的時間,也需要提供很多的資料。我相信這些食品制造企業估計都會這么去做,但這里頭有一個問題,你能執行到一個什么程度這很重要,我們真的有時候會變得很死板,你差一樣東西供應商變成不能成為我們合格的供應商,我們在誠信方面我覺得做食品做飲料這么一個產業就是一個良心的產業,任何參與到經營活動當中的每一個人事實上都是憑良心在辦事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