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休漁期結束還有10天,但滿市場的人都稱海鮮是 “本地偷捕的”。記者昨天探訪市場發現,海鮮價格較前一周有2-9元的降幅。據悉,近日每天有300噸南方海鮮運進青島,占批發市場40%-50%,所以價格才會有所下降。
海鮮降2元多稱本地產
“海捕大黃花魚便宜賣了,以前賣25元,現在只賣16元/斤。 ”昨天上午,在團島農貿市場一陣陣叫賣聲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去購買。記者在市場還看到一位店主正在銷售兩籃身長不足10厘米的小鲅魚,售價為5元/斤,店主稱小鲅魚味道鮮美,而且是真正海捕的,但記者發現很少有市民上前購買。記者了解到,美國紅魚和鱸魚的價格也由13元降至12元/斤。近日帶魚的價格已經由原來的16元/斤降到了14元/斤,而且幾乎所有的商販都聲稱雖然尚未開海,這些都是偷捕的。
業內人士分析,這些海鮮不是南方的,就是養殖的,很多商販怕不好賣不愿意承認。現在有些商販為了好賣,都聲稱海鮮是當地產的,但現在正值休漁期,看得很嚴,偷捕的可能性很小,市場上幾乎沒有當地海捕的海鮮。
南方海鮮約占了一半
“前幾天有臺風”梅花“,南方的海鮮相對較少,但近期有大批南方貨運進青島。城陽批發市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正處于海鮮消費淡季,每天的批發量大約在600噸左右,本地養殖海鮮占50%左右,昨天南方的海鮮銷量為300噸,占了總量的40%-50%。由于南方從7月底開始就陸續開海,所以南方的海鮮大批運往青島,像鱸魚大多產自福建、廣東等地,帶魚、梭子蟹等多產自舟山。
開海后價格可能下降
市漁港監督管理站站長汪洪山告訴記者,由于南方開海早,南方海鮮已經提前搶占市場,主要以帶魚為主,價格略低于當地帶魚。
汪洪山認為,雖然近期的海鮮價格已經較7月份有所降低,但是隨著中秋節消費高峰的到來,需求量增大了價格可能還會上漲,即便是開海價格也不會太低,預計9月初價格會有所回落,但到了中秋節螃蟹、帶魚等價格都會大漲。
淡水魚價格緩慢回落
不僅海鮮的價格有所回落,近期淡水魚的價格也有所降低,記者昨天上午在團島農貿市場了解到,鯉魚的價格已經由一個月前的10元/斤降至9元/斤,草魚、鯽魚等價格也有1-1.5元的降幅。商販告訴記者,前段時間天氣炎熱,大批淡水魚缺氧致死,隨著天氣的轉涼,淡水魚的價格還有回落的空間。另一方面,9月1日青島開海之后,海鮮供應量增加也會對淡水魚的價格形成沖擊。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