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網8月29日訊(ymg記者 李少鵬)連日來,國內許多媒體披露蜂蜜摻假問題,五花八門的造假蜂蜜讓人霧里看花。,蜂蜜,再次又成為市民關注的熱點話題。本報上期"民心工程實驗室"對市區蜂蜜品質的檢測結果進行報道后,讀者也紛紛來電咨詢,什么樣的蜂蜜才是好蜂蜜?為此,記者專訪了業內人士。
蜂蜜過甜則有可能摻假
記者在蜂蜜國家標準gb18796-2005中看到,合格的蜂蜜必須果糖和葡糖糖含量、蔗糖含量等方面達到國家的強制要求。例如,標準明確規定100克蜂蜜中應含有不少于60克果糖和葡萄糖。"蜂蜜之所以對人體健康有益,是因為它含有豐富的單糖,即果糖和葡萄糖,易于被人體所吸收。然而果糖、葡萄糖并沒有濃重的甜味,即使含量很高的蜂蜜,吃起來也不會過于甜膩。"山東毛氏蜂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毛雪偉說,"蜂蜜并不是越透明越甜越好,過甜的蜂蜜很可能造假。"
近年來,蜂蜜造假的技術手段越來越高,一些不法商販使用糖精、香精等添加劑制作人造蜂蜜。更有專業造假者使用大米糖漿、玉米糖漿、甜菜糖漿等材料造假。毛雪偉告訴記者,"造假者在蜂蜜中摻入大米糖漿、蔗糖、飴糖、甜蜜素等,是為了降低成本,代替天然蜂蜜,給人以甜味和類似的感官感受。"他說,大米糖漿是將大米發酵得到果糖后經過脫色做成的糖漿,成本價每斤只有1.5元至2元,僅為目前蜂蜜收購價的1/10左右。用這種糖漿制作成的蜂蜜在外觀上和真蜂蜜幾乎毫無差別,而且在光澤度、色澤等方面還優于天然蜂蜜,消費者很容易上當。
"而且由于目前在蜂蜜產品的檢測中,大多只檢測產品中的糠醛、果糖和葡萄糖含量等單項指標。造假者通過這種方式,很容易使蜂蜜中的果糖、葡萄糖等指標達標。"毛雪偉說。
養蜂點過密難采出優質蜂蜜
每當槐花期到來時,煙臺市區的山腳下總能擠滿追花逐蜜的養蜂人。毛雪偉表示,這些流動的分散養蜂點正是以"糖充蜜"的假冒蜂蜜的重災區。
"事實上養蜂釀蜜的條件遠比普通人想象的苛刻。"毛雪偉說,"正規養蜂場之間的距離必須不少于5公里,每個養蜂場的蜜蜂數量不能超過200箱,并且對空氣、水質等方面也有很高的要求,才能保證采到充足的純天然蜂蜜。"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