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8月25日訊:到超市去買東西,結賬的時候都會打印出一張小票,上面標有所購商品的價格和數量,很多人拿到小票后都是順手就扔掉了,棲霞市的王女士在家家悅購物廣場超市買完東西后,小票沒扔,一看小票王女士感覺自己被騙了。
前幾天,王女士在煙臺棲霞一家超市看到一款手帕紙特別便宜,就一次買了三大包。本想圖便宜,可便宜沒揀著,卻惹來一身麻煩。購物小票上清清楚楚地寫著,三包手帕紙單價6.3元,而貨架上標明的價格是明明是四塊九,結賬的時候怎么就變成六塊三了呢?
王女士說:"回來找前后我就找不著人,找不著人以后我就要求找經理。"
棲霞某超市工作人員說:"昨天晚上盤檢,不知道怎么無意當中價簽掉下來了,誰又掛上去了。這個是疏忽,工作疏忽。"
既然是盤檢那就更應該能檢查出來啊,王女士越想越覺得自己有上當受騙的感覺,便找到超市的負責人,討要說法。
王女士說:"經理過來說問我怎么辦,我說你說怎么辦?他說我無理取鬧,就說我無理取鬧。我現在就要求要個說法,要求要個說法,維權。"
在采訪中,記者也發現,許多市民都不太在意自己手中的購物小票,沒有仔細核對價格的習慣。
山東同濟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智光說:"經營者在收款時突然提高商品價格,涉嫌欺詐。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對多收取的款項部分,經營者向消費者雙倍返還,如果經營者拒不返還,消費者可以向當地的消費者協會投訴,如果協商不成,可向當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