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能不能吃,有沒有添加劑,生產它、加工它的農戶、企業和業戶最清楚。抓食品安全,源頭不能放松。
初級農產品是食品安全源頭的源頭。為從源頭控制食品安全,市農委等部門通過大力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通過加強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規范了農資市場經營秩序;通過開展農資打假等專項行動,加強了源頭監管。
從2010年年初開始,市農委同農業部質量安全監督檢驗中心對我市蔬菜水果進行月檢工作,每次進行多點抽樣檢查,檢查有關企業、批發市場、超市、農貿市場、生產基地等。兩年來,我市建設省級水稻生產標準化示范區4個,市級農業標準化基地60個;向農業部、國家發改委、世行申報了10個農產品檢測中心建設項目,新建和擴建市級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和5個縣(市)的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
市農委在全地區范圍內集中開展了農產品(食品)安全大檢查、隱患大排查、問題大整改專項行動。嚴厲打擊生產、經營、使用假冒偽劣農資的行為和生產經營違禁農藥以及向合法農藥中添加違禁成分的行為,兩年共查處各類案件20件,結案20件,查處假劣種子25152公斤,查獲未登記肥料462噸;查獲不合格農藥500公斤,涉案金額達218.37萬元,為農民挽回經濟損失415.45萬元。
在動物源性食品安全工作方面,全市狠抓了防控防疫體系建設。
市畜牧業管理部門加強重大疫病實驗室監測制度及動物免疫標志及疫病可追溯體系建設,推行“強制免疫通知書”制度,實行市、縣兩級政府及牧業部門間的雙向雙軌動物防疫目標責任制,重大畜禽疫病強制免疫密度及免疫率均達到100%,我市連續5年沒有發生重大動物疫情。他們把去年5月份在上海舉辦的“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和去年11月份在廣州舉辦的“第16屆廣州亞運會”作為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重點時期,嚴把“供滬、供粵”畜產品的“出吉”關口,對進滬企業監管率達到了100%。對8家大型的冷藏庫進行登記管理。針對我市市場肉品70%以上來自外埠的情況,設置5個公路檢查站,實行24小時值班,有效地防止了未經檢疫或檢疫不合格的外埠動物產品進入我市食品市場。
同時,市畜牧業管理部門把供應場所的監管,作為畜產品質量監管的重中之中,以隨機抽樣等多種方式加強監管。他們經常在江山、青島街等農貿市場和屠宰場抽取樣品,送由省獸藥飼料監查所化驗,檢測化驗“瘦肉精”、磺胺類等國家明令禁止的化學添加劑。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