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網8月27日訊(ymg記者 李瓏)20余戶奶農,50余萬斤奶的奶款,時空跨越兩年多,福山民警為一起經濟糾紛跨省追討,日前終于為奶農們追回了36萬元奶款。
三聚氰胺事件殃及池魚, 欠款50萬元的奶販子跑了
東北人于某是一名奶販子,2005年開始,一直在福山、開發區一帶收奶。于某的信譽不錯,奶款都是按周結算,有時候奶農還會從他那里預支奶款。
問題出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后。2008年11月到2009年1月,很多企業受毒奶粉事件影響停工停產,于某收上來的奶要么找不到銷路,要么廠家不按時結算奶錢,他也欠著奶農的錢。
開發區宮家島奶農趙志成說,于某稱廠家沒結錢,給他們打了白條,光是他一個人的奶款就被欠了10多萬元,加上其他20多個送奶戶,于某拖欠他們的奶款累計50余萬元。
2009年9月,于某突然不見了。于某當時收奶時都給奶農打白條寫上購奶量,后來他說對賬把白條拿走了,奶農們后來想到法院起訴于某時,手里沒了證據,法院沒受理。無奈之下,他們就向警方求助。
遠赴哈爾濱找到奶販子, 二十多位奶農的奶錢要回來了
雖然這不是詐騙,但牽扯到20多位奶農數十萬元的血汗錢,福山區還是成立了專案組,幫助奶農們追討奶款。
幾經周折,專案組民警從于某在煙臺打工的弟弟手中要到了于某的電話。但是,電話打過去,始終是于某的妻子接聽,于某一直回避。
今年7月8日,民警趕到離哈爾濱700多公里的一個農場找到了于某,告訴他警方只是協助老百姓化解經濟糾紛,不是處理案件,不會干涉他的人身自由,于某最終同意到煙臺。
于某承認給奶農開了白條,欠了部分奶款,但他說當時承諾的收購價是5毛錢一斤,而不是奶農說的1元錢。
民警走訪了芝罘區及高新區的奶販子,調取了當年的收奶價格,經過協商,建議雙方把奶價定在每斤6毛錢上。
這個價格雙方都能接受。最后,于某就從親戚朋友處籌措了全部奶款,一次性付給奶農們36萬元,一下子解決了20多戶奶農的大問題。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