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正是玉米大量上市的時節,大街小巷叫賣煮玉米的聲音此起彼伏,玉米的價格從1.5元到3元不等,生意十分興隆。街頭“甜玉米”為啥這么甜?有人提出質疑,這么甜的玉米可能是在蒸煮過程中加入了某些食品添加劑,不可能是純種的甜玉米。那么街頭所售賣的這些所謂的“甜玉米”,到底是添加劑玉米還是甜玉米品種呢?這一期的《民生實驗室》將揭開這一謎團。
【科技解答】
糖精危害到底有多大
據百度百科,糖精鈉是最古老的甜味劑。于1878年被美國科學家發現。甜度為蔗糖的300倍到500倍,但它不被人體代謝吸收,在各種食品生產過程中都很穩定。缺點是風味差,有后苦,這使其應用受到一定限制。
糖精鈉是有機化工合成產品,是食品添加劑而不是食品,除了在味覺上引起甜的感覺外,對人體無任何營養價值。相反,當食用較多的糖精時,會影響腸胃消化酶的正常分泌,降低小腸的吸收能力,使食欲減退。由于食用糖精對人體健康有害無益,所以西方一些發達國家都對糖精嚴格控制使用,其控制標準一般為不超過消費食糖總量的5%,且主要用于牙膏等工業用途。
什么是真正的甜玉米
據百度百科,甜玉米又稱蔬菜玉米,是玉米的甜質型亞種。甜玉米是歐美、韓國和日本等發達國家的主要蔬菜之一。生產中的甜玉米可以分為普通玉米、超甜玉米和加強型甜玉米三類。甜玉米在中國也有栽培。植株較矮,果穗苞葉上有旗葉。子粒淡黃或乳白色,胚較大,乳熟期子實柔嫩、味美,富含水溶性多糖、維生素a、維生素c、脂肪和蛋白質等。
記者采寫該稿件的過程中,也曾走訪了農貿市場的一些玉米批發戶。在他們的認知里,并沒有甜玉米與普通玉米的概念。據他們反映,沒有顧客會問他們“甜玉米”有沒有?怎么賣?“每天在市場上要批發出售十多袋苞米,基本上都是賣給了那些在大街上煮苞米的小商販。很多人問為什么煮不出路邊小攤那么甜的苞米。其實都是一樣的苞米,含糖量是有限的,再甜也甜不到那個程度,肯定是往里加糖精或香精了唄。”南市場的一苞米批發戶對記者說。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