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受國內消費者偏愛的進口乳制品繼續搶灘中國市場,再度掀起新一輪的“登陸熱潮”--記者近日從深圳海關獲悉,今年1月-7月經深圳口岸進口乳制品6729噸,比去年同期增加1.2倍;價值1303萬美元,增長1.5倍;進口平均價格為每噸1936美元,上漲14.1%。
面對乳制品進口量價齊升所呈現出的咄咄逼人態勢,國內知名品牌飛鶴乳業相關負責人表示:“乳制品進口量價齊升,一方面說明消費者對“進口”的崇拜,另一方面也顯示出消費者對乳制品強勁的消費能力。本土品牌應該把握住機遇,在與進口品牌的博弈中收復失地。”
深圳海關分析認為,國產乳制品行業風波不斷,消費者對洋奶粉的高度依賴仍是乳制品進口量價齊增的主要原因之一。對此,業內專家表示,所謂的風波其實從某種程度上說是消費者對事件的誤解,比如皮革奶事件就是子虛烏有,本土品牌和監管方有義務讓自己的產品透明化。讓消費者“看得見”,自然就信得過,有利于樹立自己的品牌。
早在2010年,國務院就針對乳制品安全生產發布《通知》,要求食品生產企業建立嬰幼兒配方乳粉和原料乳粉的電子信息追溯系統,目前已有個別乳企開始身體力行。據了解,飛鶴乳業早前與國際頂級品牌合作,成功實施了食品安全綜合解決方案。這一創新的端對端解決方案使飛鶴乳業得以在所有生產、加工和經銷環節追查食品、飼料、成分和食源性動物的來源和去向,飛鶴乳業公司副總裁兼生產事業部總經理肖光輝說,“我們將不遺余力地為消費者著想,用最負責的態度和最透明的方式實現與食品安全有關的各項標準。”
同時,深圳海關還認為,隨著國民收入及其消費層次的提高,國內消費者對進口優質乳制品更加追捧也是量價齊漲的又一原因。近年來,隨著國民收入及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高端乳制品成為消費者的新寵,這在奶粉領域表現更為突出。飛鶴近期發布的第二季度財報表明,來自于品牌奶粉的業務收入達到541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及上季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漲幅,而高端奶粉星飛帆和飛帆系列起了重要的拉動作用。
看來,只要本土品牌生產出高端的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樹立自己的品牌及擁有忠實的消費者并不遙遠。近期,溫總理在河北省就農業生產、生態建設等問題進行調查時也表達了本土品牌應該生產出高品質的牛奶和乳制品,培養出自己的乳制品品牌的殷切愿望。這也說明本土品牌進軍高端市場仍有很大發展空間。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