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中期業績報告已經隆重謝幕,2000多家上市公司交出的“成績單”也各不相同。根據wind數據統計顯示,31家酒水飲料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為676億元,實現凈利潤總和為158億元,平均銷售毛利率在50%左右。
高端白酒領跑市場
8月31日,隨著貴州茅臺(211.48,-3.29,-1.53%)中報業績的發布,13家白酒行業上市公司中報業績全部出爐,并且都以增長收官。
據wind數據統計顯示,13家白酒上市公司中在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總計為392億元,實現凈利潤合計131億元,其中,一線白酒貴州茅臺、五糧液(39.65,-0.75,-1.86%)、瀘州老窖(45.55,-0.84,-1.81%)上半年實現凈利潤分別為49億元、33.6億元和14億元,而洋河股份(147.00,-3.91,-2.59%)上半年凈利潤以18億元趕超瀘州老窖排在13家白酒上市公司的第三名。而凈利潤增幅最大的當屬古井貢酒(97.45,-2.75,-2.74%)和金種子酒(20.46,-0.54,-2.57%),與上年同期增長分別為168%和134%。
二三線白酒上市公司,山西汾酒(80.40,-3.20,-3.83%)、古井貢酒、水井坊(24.78,-0.51,-2.02%)、金種子酒和伊力特(13.97,0.09,0.65%)在上半年實現凈利潤也在億元以上。而排在最后的老白干酒(33.10,-1.11,-3.24%)上半年實現2499萬元,13家白酒企業業績與其白酒一樣,飄香整個白酒板塊。
從中報營收和凈利排增長情況來看,高端白酒依然是白酒企業利潤的最大來源。如據貴州茅臺中報顯示,高度茅臺酒在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84.87億元,而低度茅臺酒營業收入為6.8億元。同樣,五糧液產品中,高價位酒支撐公司業績增長,在報告期內,高價位酒實現營業收入為759724.71萬元,同比增長36.73%,中低價位酒營業收入僅為197903.97萬元。
而值得一提的是,縱然酒水企業獲得了較高是收益和較高的毛利率,但是多數企業在中報中均披露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上漲給公司帶來壓力,使得產品毛利率同比有所下降,這里面包括多次提價的貴州茅臺和其他已經有過提價的上市公司。針對酒類企業中報中的訴苦,有分析師表示,新一輪的白酒提價潮將現。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