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網9月2日訊(ymg記者 姜曉)隨著秋天的到來,水果也進入了消費旺季,商家為讓水果看上去新鮮、衛生,把切開的水果蒙上一層保鮮膜,露出鮮美的果肉來招攬顧客。然而,昨日記者走訪市區多家水果攤后發現,一些水果攤販為了節約成本,大多使用無任何標識的保鮮膜。對此,專家認為,"三無"保鮮膜可能含有致癌物質,包裹水果最好使用正規廠家生產的保鮮膜。
市民反映:
保鮮膜讓瓜果蔬菜變了味
"昨天晚上吃西瓜,還剩下半塊,為防止西瓜在冰箱里串味,特意在西瓜上覆蓋了一層保鮮膜,沒想到今天再拿出來吃,就聞到瓜瓤有一股塑料味,不得不切去最上面的一層才消除了異味。"在調查采訪中,講起保鮮膜,家住民生小區的隋女士無奈地告訴記者。"這一切都源于贈送的保鮮膜。贈的保鮮膜還真不能用,裹保鮮膜的時間越長,這股塑料味就越濃。"異味西瓜,讓隋女士一家不敢貿然食用。
無獨有偶,家住進德小區的曹阿姨也遇到了一件煩心事:"加熱后的排骨有一股濃濃的塑料味,兒子一直說是變質放壞了,只好倒掉。"曹阿姨告訴記者,頭天排骨沒有吃完,便用保鮮膜包住放置在冰箱里,次日拿出來放到微波爐里加熱后,卻有一股塑料味,只得狠心倒掉了。"這可能都是因為幾天前圖便宜,買了質量不好的保鮮膜吧……"
記者調查:
"三無"保鮮膜仍有市場
根據群眾舉報,昨日上午,記者走訪調查了市區桃花街、華茂街、南洪街等地的幾個水果銷售攤點,發現很多商販將西瓜切開招攬顧客,而且無一不包上了保鮮膜。攤主們表示,他們是為了防止西瓜果肉氧化,而且為了保證衛生,特意裹上一層保鮮膜。
記者調查發現,在一些小區門口常常有一些流動水果攤販,他們為了節約成本,往往使用沒有任何標識的"三無"保鮮膜。一位攤主告訴記者,現在西瓜進價高,售價卻只有1元錢,利潤很薄,如去超市購買保鮮膜,無形中又加大了成本,所以他們都用在批發市場批發的保鮮膜。在一家專營水果的店鋪,記者看到一名店員正將塑料膜裹在一盤葡萄上,而這卷塑料膜表面同樣不見任何標志。當問及保鮮膜的價格和來源時,該店主表示"從批發市場買的,肯定比超市便宜".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