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寫:新快報記者 張曉丹 見習記者劉操 taste超市蔬菜包裝缺多種法定標識;ole’超市店員稱“暫時無法提供身份證明”
“供港”蒜心12.8元一斤、“供港”菜心9元一斤、“供港”上海青7元一斤、“供港”生蔥7.8元一斤……繼有機蔬菜、無公害蔬菜走紅之后,今年開始,“供港”蔬菜在廣州的中華廣場taste超市、太古匯ole’超市悄然登場,價格是農貿市場蔬菜的兩三倍。有市民疑惑,既然是“供港”蔬菜,為何能在廣州銷售?“供港”蔬菜價格高出很多,品質就一定好嗎?在食品安全信任危機頻發的今日,是否花大錢就能買到“放心菜”?
“供港”蔬菜包裝無產地
新快報記者走訪發現,位于中華廣場taste超市的“供港”蔬菜專區布置得很有田園氣息,綠藤纏繞樹枝,各種蔬菜分門別類整齊擺放在貨架上,枝葉齊整、大小勻稱、色澤鮮艷、獨立包裝,賣相相當誘人。每個貨架旁邊都有統一的價簽牌子寫著“供港××”及其價格,或論斤銷售,或論份銷售,但每份蔬菜的價簽牌上名稱均為“特選××”,而非“供港××”,且無產地信息。
根據2009年9月頒布實施的《供港澳蔬菜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生產加工企業應當在其供港澳蔬菜的運輸包裝和銷售包裝的標識上注明以下內容:生產加工企業名稱、地址、備案號、產品名稱、生產日期和批次號等。
例如在該超市銷售的“特選上海青”的價簽牌上,只標有“產地:云南”,并無按規定標識生產加工企業名稱、地址和備案號。
店員無法提供身份證明
在太古匯ole’超市,同樣設置“供港蔬菜”專區。記者發現,該超市所售“供港蔬菜”均是用薄膜包裹,獨立包裝,或放在具有農家氣息的籮筐中,或置于長長的保鮮柜內,在橘紅燈光的籠罩下,色澤誘人。
與taste不同的是,ole’的“供港蔬菜”穿有統一的馬甲——在獨立包裝的價簽上均貼有某農場統一的標簽,上面有農場名稱、登記編號、“供港澳蔬菜”字樣,外包裝袋上還有“口感、甜度”等信息,而在供港蔬菜專區豎有的標識牌上,也有產地信息。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