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揚州晚報聯手高郵湖畔水產合作社推出的“團購高郵湖蟹”活動火爆開局。以19.9元/只的平民價位推出青殼、金爪、黃毛、白肚的紅膏大閘蟹,滿足了家家戶戶嘗鮮大閘蟹愿望,不再因為高價格而望蟹興嘆。今年大閘蟹成為中秋佳節受人追捧的熱點,有的是外地回頭客慕名而來,有的是揚州企業預訂贈送全國各地的客戶,有的將其作為單位發放員工福利的“新生代禮品”。今年中秋,高郵湖蟹已成為揚州繼醬菜、富春包子之后的又一張“城市名片”。昨天,記者特地專訪了高郵湖畔水產合作社負責人王俊。
時尚 今年流行送高郵湖蟹
“幫我快遞30份大閘蟹到廣州。”昨天,記者在揚子江中路王鮮記水產專賣店看到,一位來自杭集日化企業的負責人專門預訂了高郵湖出產的大閘蟹,“以前,我們都是送揚州醬菜和富春包子之類的地方特產,因為都是老客戶,總送同樣的禮品也就不新鮮了,去年開始,我們將中秋的節禮改成了螃蟹,符合時令,也是地產品牌,讓客戶嘗個鮮。特別是今年高郵湖大閘蟹身價高,名氣大,外地人眼饞。”
“我們最近也接到不少外地企業的訂單,比如山東聊城、山西太原、四川成都、哈爾濱、上海、深圳這些地方,客戶要求我們直接發貨。”王俊介紹,“這部分客戶主要是去年收到過揚州人饋贈的大閘蟹禮品,品嘗后覺得味道好,通過包裝上的電話聯系到我們的。”而團購這一采購方式更是給了本地企業不少啟發,“為此,我們推出了幫客人代發中秋節禮的業務,為外地客人提供方便。”
生態 高郵湖水獨立循環養蟹
“高郵湖水面遼闊,就是用快艇在湖面上轉一圈,1小時也未必能轉完。”介紹起養殖基地,高郵湖畔水產合作社負責人王俊打開話匣子。去年,在高郵菱塘建立了自己的螃蟹養殖基地,基地位于高郵湖濕地,周圍沒有化工產業,更沒有生活區,大閘蟹完全生活在原生態的高郵湖濕地環境里。塘上白鷺飛,不時有戴勝來作客,湖水清澈見底,連水草的根都能看見。
“基地與高郵湖內養殖最大的不同在于螃蟹的生活條件。湖區的水位不穩定,時漲時落,水草分布不均;基地則是從高郵湖直接引進湖水,專門設計了一個獨立水循環系統,湖水從閘口進來,我們通過水循環系統控制水位,冬季螃蟹需要曬太陽水位就低,夏季螃蟹需要遮陰水位就高一些。”王俊說,“此外,塘內每畝都投放800斤活體螺螄,既能凈化水質,又是螃蟹天然的餌料,加上人工插入的大量水草,給螃蟹蛻殼提供天然的生長屏障和維生素c。”環境足夠生態,螃蟹才能夠健康成長。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