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個季度的業績變化來看看,其2010年一季度凈利潤是12.66億,二季度凈利潤是18.33億,三季度凈利潤是10.7億,四季度凈利潤是8.76億,一二季度凈利潤占比很高,一是一季度是元旦春節消費旺季,二是二季度有全年的經銷商定貨。因此,每年歲末年初,都是白酒企業攪盡腦汁布局來年的時候。
但是,就目前的情況看,白酒企業持續漲價,卻是對全體消費者的打劫,更是蔑視政府控制物價的信心與決心。試想,在物價不斷上漲的情況下,高端白酒動輒每瓶1000元以上,有幾個人消費得起?在二三線白酒絕對跟風的情況下,可以肯定的是今年年底白酒消費旺季全體消費者將集體為這些白酒企業多掏20-30%的鈔票。更關鍵的是,政府部門正在為控制物價殫精竭慮四處滅火,白酒企業在這個時候頂風而上,讓有關部門很是難堪。此前,洗衣粉、食用油說要漲價,發改委又是調查又是罰款,雖然后來還是漲了,但姿態是做足了的。現在,白酒企業持續漲價,又擺了這些管理部門一譜。
那么,白酒漲價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是這些企業所說的成本因素嗎?五糧液就把漲價的因素歸咎于成本上漲,其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雖然實現凈利潤34.91億元,同比增長48.95%,但其營業成本也同比上升43.82%。如果這個理由是充分的,但繼續往下看,則白酒企業漲價的理由就很荒唐了。這個成本上升的直接結果是什么呢,是致使毛利率同比減少1個百分點至72.07%。72.07%是什么概念?是超高的毛利率,試問有幾個行業能有如此高的毛利率?今年上半年,貴州茅臺系列茅臺酒的綜合毛利率是驚人的約92%,五糧液的綜合毛利率是72.07%,山西汾酒的綜合毛利率是76%左右,古井貢酒的綜合毛利率是76.32%,
瀘州老窖高檔酒的綜合毛利率是83%,水井坊中高檔酒的綜合毛利率是79.85%……今年1月至5月,全國白酒銷售收入達到1424.56億元,同比增長36.4%,利潤總額達到217.05億元,同比增長38.9%,綜合毛利率達到34.06%。毛利率減少1個百分點就提價20-30%,這是不是太夸張了!
那么,白酒企業為什么敢于提價呢?行業壟斷是最大因素。從一線高端白酒的情況看,貴州茅臺和五糧液一直是兩大寡頭,隨后的瀘州老窖、山西汾酒、洋河股份、古井貢酒及水井坊、沱牌舍得、郎酒、杜康等,基本構成二線陣營,而這個陣營基本也是定下了攻守同盟的,即如果要漲價,基本都會聯動。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