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9月4日報道:(記者苑菲菲)超市的散裝食品區域都會擺放電子秤,顯示屏上除了單價和重量外,還顯示一個皮重。不過記者發現,不少超市通過設置,會將包裝商品的袋子按幾分錢到一元錢不等的價格“賣”給顧客。
30日中午,在佳世客超市散裝糖果區,記者挑選了部分每斤35.8元的糖果拿給銷售人員稱重,對方在未對電子稱設置“去皮”的情況下稱出了15.89元的價格。當記者提出為何不去皮時,銷售人員說:“皮也就重2克而已,其他人都不去的,你要去嗎?”
在記者的堅持下,銷售人員拿了一個袋子鋪在電子秤上,重量顯示為4克。銷售人員按皮重4克再次稱重,最后顯示的價格為15.6元。也就是說,這個袋子險些被超市以0.29元的價格“賣”給記者。記者注意到,此前先后有4名顧客稱了糖果,銷售人員均未去皮。
在南大街一家大型超市,記者拿了幾包包裝好的紅花、金桔等稱重發現,超市也沒給這些商品去皮。其他多個超市,電子秤去皮的情況也各不相同。有的不去皮,有的會根據包裝不同,將皮重一欄設置為2到10克不等。
記者算了一下,若顧客購買每斤3元的蘋果,皮重按4克計算,為袋子付出的錢僅為2.4分。但若購買每斤240元的紅花茶,皮重算2克,就要花0.96元來購買一個小包裝袋。
記者注意到,一般來說,超市的電子秤若未設置去皮,銷售人員在稱重的時候大都不會主動按去皮鍵。在聽說了這個情況后,一位正在超市采購的市民吃驚地說:“從來沒注意過這個問題,想不到原以為是贈送的袋子,其實都是我們花高價買的啊。”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