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廈門9月6日消息,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9月1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明確規定,自制火鍋底料、飲料、調味料的餐飲服務提供者應該向監管部門備案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劑的名稱,并且在殿堂醒目位置或者是菜單上予以公示。昨天記者走訪了廈門部分餐飲店。
在走訪廈門瑞景城幾家大型餐飲店當中記者發現,這幾家大型的餐飲店對于添加劑都已經公示出來了。一家大型火鍋店服務人員表示,他們很早接到的公示食品添加劑的通知,也已經開始行動。在松柏商圈記者發現,經歷了濃縮湯底的風波以后,不少火鍋店已經提高了警惕,甚至公示自己湯底制作的過程和工藝。火鍋店公示食品添加劑似乎僅限于一些小食品,對于湯底各家均表示純天然無添加。同時不少火鍋店的飲料也開始更換為可樂、雪碧等這些非自制的飲料。
但是和這些大型的餐館高調公示不同,在走訪中記者也發現,廈門很多小型的餐館對于公示添加劑這件事情似乎是蒙在鼓里。記者在呂厝周邊采訪了幾家小型的火鍋店發現,店主和員工對于食品添加劑沒有任何的概念,對于自制的飲料需要公示食品添加劑更是無從得知。在廈門很多像甜品店、飲料店也都沒有公示添加劑這一情況。很多店員說,其實這個添加劑沒有必要靠公示的,因為大家都知道只有加了添加劑,這些甜品才能這么好吃,吃了這么久也沒有什么問題,因此沒有什么好大驚小怪的。
采訪過程中一位常需要應酬的鄭女士告訴記者說,她自己也是被食品安全方面的一些丑聞嚇的半死,吃的都非常擔心,但是又不能不吃。對于餐飲店公示食品添加劑她則是持懷疑的態度,她認為這個只是走走形式。家住湖里的一位吳女士也告訴記者說,公示食品添加劑就應該是讓職能部門加強監管,公布哪些是有害,哪些不能超標。只有一目了然,消費者才能吃的放心。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推出新聞熱線4008000088,撥打熱線電話即可將您手中的新聞線索第一時間反饋。我們將第一時間派出記者調查事件、報道事實、揭開真相。)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