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9月07日訊下周一就是中秋節了,超市里的月餅又琳瑯滿目地占據了柜臺的明顯位置,今年杭州的月餅質量如何?最近市質監局進行了抽查,發現杭州月餅合格率90.5%,桐廬家賢食品廠等16家企業的18批次產品不合格。
今年的月餅
保質期普遍“縮水”
昨天,記者在建國北路樂購超市看到,貨架上堆滿了各式各樣的月餅:廣式、蘇式、散裝、盒裝,讓人眼花繚亂。與往年不同的是,自今年6月20日新版《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實施以來,27類添加劑被限制使用,這使得月餅的保質期大為縮短,杭州月餅的保質期有沒有什么變化呢?
我們在超市里看到九芝齋、五味和、翠沁齋、知味觀等傳統老店都推出了筒裝月餅,這些月餅的生產日期都在8月中旬到8月底之間,保質期都是45天,而往年則在60天左右。以廣式為主的散裝月餅,口味多樣,保質期也跟著“多樣”,有30天、45天的,也有像知味觀的月餅保質期為90天的。有的同一個牌子,根據口味不同保質期也不同,就拿九芝齋來說,玫瑰、蛋黃棗泥的保質期是30天,紫薯、椒鹽的就變成了45天。由于國家沒有對月餅保質期進行明確規定,不同長短的月餅保質期讓一些消費者一頭霧水。
到底該挑保質期長的還是短的呢?質監部門工作人員說,不同餡料的月餅保質期肯定是不同的,只要是正規廠家生產的月餅,在包裝上標明的保質期內食用都是沒問題的。此外,因為27類添加劑的限用,跟往年相比,月餅包裝上的添加劑列表比往年短了不少,比如月餅著色用的喹啉黃、辣椒橙都不見了蹤影。
抽查189批次月餅
合格率90.5%
最近,市質監局組織對杭州地區101家生產企業的189批次月餅進行了監督抽查,對月餅蛋白質、脂肪等理化指標、菌落總數等衛生指標及山梨酸等食品添加劑共31個項目進行了檢測,結果合格171批次,合格率為90.5%,實物質量合格率97.9%,安全性指標合格率99.5%。
影響合格率的主要問題是標簽不規范。有12家企業14批次產品標簽不合格,主要表現為未標注產地、加工方式及標準號標注錯誤等。此外還有4個批次產品仍存在實物質量問題。桐廬家賢食品廠生產的蘇式百果月餅(生產日期:2011年8月17日,規格型號: 300克/筒)菌落總數超標2.5倍;另有三家企業分別有2批次產品總糖、1批次產品蛋白質不合格。對不合格產品,已責令企業停止銷售,召回不合格產品,并依法實施行政處罰,督促企業限期整改。
今年的檢查還發現,月餅過度包裝問題基本消除。本次抽查中“每千克月餅銷售包裝容積”項目全部合格,已連續兩年未出現不合格情況。此外今年沒有發現食品添加劑超量使用現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