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查獲存在非法使用地溝油制售食用油的濟南格林生物能源有限公司的車間(7月4日攝)
近日,公安部指揮浙江、山東、河南公安機關破獲一團伙生產銷售食用地溝油案件,一條集掏撈、粗煉、倒賣、深加工、批發、零售等六大環節的地溝油黑色產業鏈浮出水面。
據了解,這也是公安機關首次全環節破獲以地溝油為原料制售食用油的重大案件,這起案件也暴露了我國在地溝油監管機制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
原料:
餐廚垃圾,又臟又臭
2011年3月,浙江寧海警方在“大走訪”中接到群眾舉報,發現當地有人利用餐廚垃圾等煉制地溝油。3月28日至30日,寧海警方采取行動,先后抓獲專門收購、粗煉地溝油的黃長水等六名犯罪嫌疑人。
記者在寧海縣見到了已經取保候審的黃長水。“我原來是收廢機油的,后來改做地溝油生意。”黃長水說。
在寧海縣桃源街道隔水洋村的一處小樹林里,用來粗煉地溝油的一口大缸還立在那里。“之前有一伙人經常偷偷摸摸地在這里燒煉地溝油,燒完的渣滓里面,像肉骨頭、魚蝦、蟹殼,啥都有。”正在旁邊種地的村民楊根木對記者說。
“我收的地溝油后來賣給山東濟南的格林生物能源有限公司,他們說是要拿去做飼料油。”黃長水說。
這家格林公司真的是拿去生產飼料油嗎?黃長水透露的一個情況引起了警方的關注格林公司的采購員在采購時要測“酸價”,而據業內人士介紹,只有生產食用油才需要測“酸價”。警方據此判斷,格林公司有用地溝油生產食用油的重大嫌疑。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