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亂象給市民的餐桌安全帶來極大隱患,但除了取締之外,本市又探索出了一條規范發展的新路子。
9月13日,市食品安全委員會制定《關于做好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規范發展的指導性意見》,就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幫扶建"工作定下方向:發展好的將有機會辦理生產許可證,不符合要求的將予以取締,違法違規的一律清出市場。與此同時,本市還在除市南、市北、四方之外的其他區市試點建設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生產集中加工園區,并提供軟硬件方面的支持。
發展好的可"轉正"
該意見提出,針對目前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數量多、分布廣、條件差、素質低、監管難等突出問題,按照疏堵結合的原則,下移監管重心,加大監管力度,切實保障廣大社區居民、農民和低收入者的消費安全。
對產能逐漸提高、規模不斷擴大的小作坊,積極鼓勵并引導其申辦生產許可;對確實達不到生產經營要求的生產加工作坊由質監部門報當地政府予以取締。
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始終保持高壓態勢,繼續深入開展專項治理行動,對分散在城鄉接合部 、居民社區及村莊、農村市場等重點區域各類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經營活動,實行嚴格監控,嚴厲查處食品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等違法違規行為,堅決將不法生產經營者、偽劣產品清理出去。
小作坊要進加工園區
值得一提的是 ,該意見提出,各區、市要全面摸清轄區各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的基本情況、發展優勢和特點,并進行分類建檔造冊,在全面實行品種目錄管理的基礎上,按照"從根本上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優化食品產銷結構,積極推行標準化、品牌化、集約化經營,不斷提高優質食品的市場競爭力"的總體要求,探索新的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生產經營模式,質監部門要全力以赴做好相關指導工作。
李滄、嶗山、城陽、黃島及即墨、膠州、膠南、平度、萊西等區市要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在試點建設的基礎上,積極推進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集中加工園區建設,完善基礎設施及配套設施,鼓勵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入園生產,提高食品行業整體發展水平。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