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溢油事故已經過去了3個多月,但在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區姜格莊鎮養殖海域,成片帶狀的油膜仍然清晰可見。
這種狀況讓姜格莊鎮扇貝養殖戶賀業才損失慘重。
“今年養了1.7萬籠扇貝,死亡的扇貝有1.4萬-1.5萬籠,死亡的扇貝數量占養殖總量的八九成多,而僅剩下的兩三千籠也明顯發育不良。”9月13日下午,賀業才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有些激動。
賀業才粗略地估算了一下,今年僅牟平區養殖戶的損失就在2億-3億元。在他的組織下,這個區160多戶養殖戶已經與北京盈科青島律師事務所簽訂了授權委托書,向康菲公司索賠。
水產品損失慘重
牟平區養殖戶們主要養的是海灣扇貝。
“再有一個月就開始收扇貝了,現在看再有兩個月也收不了。”賀業才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據賀業才粗略統計,姜格莊鎮平均每戶扇貝養殖者損失達150萬元左右,總損失達2億-3億元。
煙臺漁業與海洋局環境保護科科長孫召波向本報證實,煙臺養殖戶養殖的扇貝、鮑魚等都遭受了非常大的損失,不僅死亡面積大,而且死亡比例也相當高。
受康菲漏油負面消息的影響,煙臺市出口韓國等地的水產品也受到了沖擊。“韓國也來了一些記者,來看具體情況。”孫召波表示,七八月份韓國公司對每一批次的貝類都要求出具檢測報告,水產品出口企業的成本自然被抬高。由于水產品可能受到污染的疑慮加劇,部分企業出口韓國的水產品只能暫緩。
溢油惹的禍?
讓扇貝等水產品遭遇滅頂之災的只能是水質污染。
“從監測點監測的情況來看,長島等多個監測點都出現了水質超二類的情況。”孫召波告訴本報記者,法律規定,捕撈區要求一類水質,養殖區需二類水質。“超過二類水質就說明海洋水體已經受到污染,不適合進行養殖。”他表示。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