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世界鴨王”之稱的上市公司華英農業,在其所在地信陽市潢川縣扮演著十分糾結的雙重角色:一方面,它帶動當地經濟、提供就業崗位、富裕了一部分養殖戶,是當地政府的“寵兒”;另一方面,它在養殖環節造成的污染又令許多百姓頭疼不已。
創建于1991年的華英禽業集團是世界上最大的鴨加工企業之一,其旗下的華英農業于2009年底在深圳a股上市,被稱為“中國鴨業第一股”。
潢川縣付店鎮凡村緊挨著華英孵化三廠,這里的村民對該廠帶來的污染體會很深。有村民反映,用養殖廢水澆灌的稻子,要比普通的稻子長得高、長得旺,但會有很多空穗,還會大面積倒伏,造成減產。還有村民說,這里的稻米米質發黑,不好吃,不少村民將打出的米賣了之后從外地買米吃。
7月,記者在華英孵化三廠種鴨車間的一個排污口看到,養殖廢水未經任何處理直接排入村民稻田的溝堰,現場臭不可聞,蚊蠅遍地,鴨糞在溝堰中淤積甚深。
華英孵化三廠另一個排污口修建有對養殖廢水進行處理的三級沉淀池,不過,從觀感上,經過處理的廢水同未經處理的廢水并無太大區別,現場氣味依然刺鼻。時隔兩個月,記者再訪時看到,養殖廢水依然在排放。
華英養殖環節造成的污染不僅引發周邊村民的不滿,縣城的很多居民甚至將其作為潢川“母親河”小潢河水質變差的罪魁。今年6月中旬至7月中旬,潢川暴發大面積腹瀉感染疫情,但很多居民認為腹瀉的根源是華英對自來水水源地小潢河的污染。
據記者了解,華英集團產生的污染主要來自其孵化廠。華英集團生產副總汪開江說,目前,華英集團共有4家孵化廠,其中孵化三廠規模最大,公鴨和母鴨存欄量8萬只,日排放養殖廢水1000噸左右,其他三家孵化廠日排放廢水500到600噸。
記者從潢川縣環保局了解到,華英孵化廠經過處理的廢水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環保局已經下達了限期治理通知書。
據新華社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