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出臺十二項措施穩定當前主要食品價格,其中涉及財政政策的措施有四項:
一是強化資金保障。2011年全市財政部門將從價格調節基金中籌集資金1000萬元以上專項用于農副產品市場價格異動補貼、扶持農副產品生產流通和儲備、支持重要農產品政策性保險、補助困難群眾生活。同時,各級財政加強對副食品風險金的專項資金,防范副食品價格風險。
二是建立價格異動協商機制。當鮮豬肉(精瘦肉、肋條肉)、雞肉(白條雞)、雞蛋零售價格月環比平均漲幅超過20%,蔬菜(上海青、空心菜、大白菜、圓白菜、菜花)零售價格月環比平均漲幅超過40%時,財政部門將安排副食品價格調節基金和副食品風險金進行差價補貼,協商確定主要副食品的協議批發價和協議零售價,平抑市場價格。
三是加強低收入群體的價格補貼。對重點優撫對象和革命五老人員、城市低保對象等發放臨時價格補貼:城市和農村實行聯動機制補貼同一標準,即農村低保的6元改同城市標準10元,12元改為20元,18元改為30元;適時調整城鄉低保標準和失業保險金標準,當我市低收入價格指數連續3個月達到3%-5%時,自當月開始啟動對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發放臨時食品價格補貼10-30元;進一步落實高校學生食堂“零租賃”和餐飲服務收入免征營業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