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茄子每0.5公斤2.5元、蕓豆5元、黃瓜2.5元……昨日,在玉華市場買菜的劉大嬸一邊看著菜攤上的菜價表,一邊告訴記者,與豬肉、雞蛋價格輪番上漲相比,她覺得近來菜價算是穩穩當當。記者在市價格監測中心“印證”了劉大嬸的感受,在由豬肉、雞蛋“領銜”的這輪漲價表演中,蔬菜擺出了“我行我素”的態度,價格“逆市”保持平穩。有業內人士認為,即將到來的“十一”黃金周也不會給蔬菜市場帶來大的波動。
菜價拒絕跟風漲
去年,蔬菜也是市場中漲價的“主角”。根據市價格監測中心對青椒、蕓豆、黃瓜、茄子、西紅柿、菠菜、韭菜、芹菜、甘藍、蒜薹、大白菜、土豆12種蔬菜的監測,2010年全市的平均零售價格與上年同期相比,上漲幅度達到了31%。
今年,面對豬肉、雞蛋等輪番“領漲”,我市蔬菜價格卻拒絕“跟風”,始終保持比較平穩,未出現大幅度的波動。從年初到現在,所監測的12種蔬菜平均零售價格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左右。市價格監測中心主任姜書芳分析說,今年菜價穩,首先是市場供應量較為充足,與去年相比供求關系的緊張度得到了緩解。其次,一些市場價格的調控措施發揮出一定作用,比如今年春節期間,我市將蔬菜批發市場的交易手續費率由6%降低至5%,通過降低蔬菜流通成本平抑市場價格。此外,從全國蔬菜市場來看,今年整體上也呈現出相對平穩的態勢,我市蔬菜市場的行情與整體市場情況是保持一致的。
記者了解到,菜價穩定并不意味著完全沒有變化。一位業內人士介紹說,蔬菜價格有自己的波動周期,一般來說我市1月到3月的蔬菜價格較高,尤其是春節會把菜價拉高,隨后菜價會逐步回落,而當天氣轉涼菜價總體上也會相應回升。
進入9月份以來,我市蔬菜價格也呈下降趨勢,市價格監測中心數據顯示,12種蔬菜的平均零售價比8月份下降了3%。隨著“十一”黃金周臨近,菜價是否會像春節期間一樣大幅度拉升?有業內人士認為,“十一”黃金周的節日效應會給蔬菜市場帶來一些影響,節前幾天的價格可能會有所上漲,但是整體上來說不會有大的波動。從往年市場的菜價周期情況也可以看到,9月和10月的蔬菜價格往往過渡比較平滑,黃金周對菜價的拉動力不會像春節那么明顯。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