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筷子。資料圖
從砍伐森林造成的環保問題,到生產過程中濫用多種化學藥品而產生的健康隱患,關于一次性筷子,媒體和公眾已經關注過很多次了。那么,政府部門的宣傳,媒體的曝光以及環保人士的呼吁,到底起到了多大作用?人們外出去餐館吃飯,緣何一次性筷子依舊可以“信手拈來”?為何一次性筷子仍有如此廣闊的市場?
1
■現狀:三無產品“赫然桌上”
“給我拿雙筷子。”在省會一超市的熟食區,一名顧客買了一份炒餅后,向服務員要了一雙一次性筷子。
從路邊攤兒到中小餐館,這種情景更是常見。在省會槐北路上,特別是第十五中學和河北科技大學附近,云集了很多家小吃店。每天一到中午,學校里的學生以及在附近上班的人們就會來這里就餐。尤其是在吃飯的高峰期,這里人擠人,就像趕集一樣熱鬧。
這些小吃店或者是路邊攤兒大多提供一次性筷子,這些筷子一般是放在桌子上的小塑料盒里。過來吃飯的顧客拿起來撕掉包裝就用。這些筷子有的包裝極其簡陋,只是用白紙裹住筷子入嘴的一頭;有的包裝稍好,但也只是套在一層薄薄的塑料包裝袋里,袋子上沒有標注生產廠家、生產日期、合格證等有效信息。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