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重慶市工商局宣布:針對沃爾瑪在渝企業以普通豬肉冒充綠色豬肉、以虛假的商品欺詐消費者等違法行為,重慶工商部門依法對涉案門店沒收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5倍罰款269萬元,從即日起停業整頓15天。同時,公安機關已對銷售金額達5萬元以上的7家分店以涉嫌銷售偽劣產品罪立案偵查,并對相關涉案犯罪嫌疑人采取了刑事強制措施。
兩天后,重慶沃爾瑪所有門店(13家)均已停產整頓。至此,今年以來圍繞沃爾瑪售假的種種質疑被推向了高潮。
偷梁換柱
重慶市民閔女士這幾天成了焦點人物,因為她的一個舉報行為,沃爾瑪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近日,閔女士在重慶沃爾瑪沙坪壩店購買綠色豬肉后發現,打著“綠色”招牌售賣的豬肉與普通新鮮豬肉的蓋章并沒有什么不同。發現問題之后,閔女士立即向12315進行舉報。檢查人員隨即兵分幾路展開調查。在沃爾瑪冉家壩店,檢查人員當場就發現在綠色豬肉柜臺碼放著30多塊切割好的豬肉在銷售,但該店的電子進銷記錄顯示,該店從8月12日以后就沒有再進購過綠色豬肉,而以前采購的綠色豬肉在8月14日就已經售完。
記者了解得知,沃爾瑪銷售的綠色豬肉,本應由高金食品供貨,但重慶市工商局調查發現,高金食品最后一次供貨給沃爾瑪重慶門店是8月12日,那之后沃爾瑪銷售的綠色豬肉從何而來?沃爾瑪冉家壩店柜臺主管和銷售人員當場承認:這批豬肉其實并不是綠色豬肉,而只是普通的冷鮮肉。
在檢查中,工商人員相繼發現沃爾瑪沙坪壩鳳天店、大渡口松青路店也都存在銷售假冒綠色豬肉的情況,作假手法大同小異。
據工商部門統計,僅今年1月到8月,沃爾瑪的上述3家店以普通豬肉假冒綠色豬肉銷售的重量就達到1189.99公斤,但出問題的卻還不僅僅這3家店。之后,工商部門又提取了重慶沃爾瑪10家分店2010年1月到2010年8月綠色豬肉進銷數據,發現這10家分店在此期間共購進綠色豬肉25143公斤,銷售卻達到84192公斤,進銷差達59049公斤,非法從消費者身上賺取了60萬元左右的利潤。
工商部門在追溯假冒綠色豬肉事件時發現,至少從去年1月開始,重慶沃爾瑪就已開始將綠色豬肉和普通豬肉混搭銷售。
除豬肉之外,沃爾瑪銷售的其他食品也屢屢出狀況。
今年1月份,重慶九龍廣場沃爾瑪超市將208公斤過期板鴨經加工賣給了消費者,被罰款34.1668萬元。
7月份,又曝出“早產豌豆”事件。2011年7月30日進貨的豌豆,其部分外包裝上標注的生產日期竟是2011年8月21日。沃爾瑪九龍廣場店向工商部門提供的進貨細節報告等進貨臺賬上卻沒有記錄,散裝小食品的真正出生日期成謎……
記者調查得知,沃爾瑪自2006年入駐重慶以來,因銷售過期食品、不合格食品、虛假宣傳等行為,被工商部門處罰達21次,僅今年1到8月就達8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