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瑪銷售假冒綠色豬肉的事件尚未平息,又曝出有網店公開叫賣綠色食品商標的事件。
據媒體報道,在網上商城中輸入“綠色標簽、綠色食品貼紙、綠色食品不干膠”等字樣,就會找到一些正在售賣上述商品的賣家,價格甚至低至1分錢一個。
一連串的事件,讓人們很疑惑:綠色食品的公信力,究竟從何而來?
綠色食品價格一般是普通食品的兩到三倍
昨日,走訪市內多家超市發現,很多蔬菜、雞蛋、牛肉、包裝食品上,都打上了“綠色食品”的認證標記。以瓢兒白為例,綠色瓢兒白普遍標價在9元/斤以上,普通瓢兒白僅賣2元/斤左右,前者比后者貴了4倍多。
既然價格相差如此懸殊,那么究竟符合什么標準才能算作綠色食品?
從市農委了解到,綠色食品是食品認證的類別之一。按品質和價格從低到高,食品依次分為普通食品、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四類。后三類要經過專業機構認證,獲得認證書并使用相關標志。
其中,無公害食品在生產中允許使用無殘留或殘留量低且對人體無害的生物制劑、肥料飼料等,有機食品則絕對禁止使用人工合成物質。而綠色食品處于上述二者之間,分為a級和aa級,a級允許使用化學合成生產資料,aa級標準較高,接近于有機食品。
市農委負責人介紹,目前市場上的綠色食品價格一般是普通食品的兩到三倍。在沃爾瑪綠色豬肉事件中,明明是普通豬肉,就因為標注為綠色豬肉,價格上漲一倍,導致消費者上當。
中國只有一家綠色食品認證機構
“綠色食品的認證自有它的一套程序。”市農委相關負責人告訴,必須經農業環境保護部門進行環境評價達標后,經農業部指定的產品質量檢測部門認定,才授予綠色食品標志和編號。而且,綠色食品不搞終身制,證書的有效期為3年,期滿后需重新接受檢查和認證。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