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10月21日淄博訊 這幾天,臨淄區餐飲協會推出了一項新的行業規定,這就是在19家大中型酒店用餐"禁止消費者自帶酒水".這項新規出臺后,猶如一顆重磅炸彈,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這些餐飲企業做出這樣的規定,面對這樣的規定,作為消費者是否又能接受呢?記者進行了調查。
在臨淄區桓公生態園的大廳門口,豎立著兩塊醒目的提示牌,上面的內容涵蓋了包括桓公臺生態園、名都生態園、萬豪大酒店、齊都大酒店在內的19家中高檔酒店對于禁止自帶酒水的規定和保證消費者飲食安全的承諾。據這項新規的發起人-臨淄區餐飲協會會長、桓公生態園董事長邊圣義介紹說,之所以在餐飲企業中實行這項規定,實屬迫不得已。
臨淄區餐飲協會會長、桓公臺生態園董事長邊圣義:"各方面的原材料都在上漲,增大了成本,再一個就是用工問題,現在餐飲行業用工特別困難,困難的主要原因就是工資偏低,現在工資低留不住人影響了企業的發展,生存都面臨很大的困難;再一個就是考慮市場比較混亂,好多假冒偽劣出現在酒店以內,影響了消費者的安全、健康。"
邊會長說,成本的上漲以及其他經濟性支出的增加,使得現在餐飲企業的利潤空間已經變得非常小,發展舉步維艱,大多數企業都是在苦苦支撐,所以,推出嚴禁自帶酒水的規定,完全是企業的一種"自救"措施。因為餐飲企業的利潤主要來源于菜品和酒水,相比菜品而言酒水的利潤更為可觀。
臨淄區餐飲協會會長、桓公臺生態園董事長邊圣義:"把嚴禁自帶酒水以及調整菜品的價格,獲取的利潤,主要是想用于補貼員工的收入,要讓職工穩定,能夠干下去,這也是一種自救的辦法。"
在臨淄區的另外一家餐飲單位臨淄賓館,記者也聽到了同樣的說法。現在賓館的發展已經陷入了非常困難的境地,員工工資要發、企業還要正常運轉,禁止自帶酒水,能暫時緩解企業的生存壓力。
統計顯示,這19家餐飲單位自從8號開始實行這項新規定以來,每家餐飲企業的客流量和營業額并沒有出現大規模下降的現象。臨淄區部分餐飲企業出臺的這項"禁止自帶酒水"規定,普通消費者怎么看待?不少消費者覺得,現在酒店的酒水價格非常貴,單單一瓶普通的白酒,價格要比商場、超市貴出將近一倍的價格,另外,雖然餐飲企業各種經營成本的增大,但也不應該把這些虧損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