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華聯精品超市爆出“瘦肉餡添加染色劑”。北京市工商局和朝陽區工商局非常重視此事,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調查,經調查初步認定,此事是公司個人行為,超市正在積極配合各相關執法部門的調查取證結果。
近期,關于超市食品安全的問題著實不少,先前有沃爾瑪售賣“假綠色豬肉”,后有“思念”水餃含有致病細菌,北京華聯精品超市又爆出“瘦肉餡添加染色劑”。而對于肉餡添加染色劑事件,華聯超市則聲稱系員工“個人行為”,這也就是說,此次染色事件與華聯超市沒直接關系,是員工自己吃飽撐的沒事干了。這種態度不免令人感到很蹊蹺。
至于員工為什么要帶染色劑進超市,為什么又要將染色劑放到肉餡里,盡管調查結果目前還沒有出來,但人們心里早已明鏡似的:所謂的員工“個人行為”,無非就是超市的一種責任推卸,是一種自我保護,想當縮頭烏龜罷了。真的猜想不出,這監管不力的責任,華聯超市怎么能推卸得掉呢?
其實,華聯超市能夠聲稱是員工“個人行為”還好,人們最擔心的是它把這事全部推到臨時工的頭上,而且涉事的臨時工已經被辭退了。如今,臨時工成了化解危機的“救命稻草”,成了“背黑鍋”的主。城管打人、強遷民宅、野蠻裝卸,等等,哪里少了臨時工的身影,就連“中華脊梁”頒獎盛典活動的文件都是“一個臨時工偽造的,且該臨時工已于5月份辭職”(7月19日《新京報》)。出事后,臨時工被立即辭退,既減輕了負面影響,又維護了商家形象,這種算計可謂精明老道得很。
然而,動輒讓臨時工當“替罪羊”,不僅無法愚弄公眾眼球和蒙蔽社會輿論視聽,相反只會引起人們的極度厭惡,反而幫了倒忙,進一步暴露出商家無德寡信,缺乏商業倫理,愈加印證了內部管理混亂的問題,正所謂“聰明反被聰明誤”。
我們希望商家管理嚴密不出事,但是出了事就不要怕事,承認問題,正視問題,徹底改正問題,自然會贏得公眾的重新信賴。而決不是千方百計地捂問題,掩蓋矛盾,推卸責任。經驗一再表明,隱情就是隱患,藏憂就是縱禍,擺平就是設障,私了就要沒了,矛盾和問題掩蓋不得。
商家要有正確的“錯誤成本”觀念。一旦經營中出現了問題,就應該把心平靜下來,好好地冷靜思過并接受懲罰,而且還要勇于正視現實,刀子朝里正自己,徹底解決存在的問題,這才是真正的知錯即改,光明磊落,取信于民。睜大眼睛找問題,發動公眾揭問題,不留情面點問題,扎扎實實解決問題,應永遠是商家經營中所恪守的原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