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某蜂蜜生產企業高層微博爆出“蜂蜜市場八成是假蜜”的信息,此微博稱“全國蜂蜜產量只有18萬噸,每年出口8.2萬噸。海關從來沒有進口蜂蜜記錄。可全國年銷售蜂蜜50萬噸。其中有40萬噸是白糖加工而成”。一時間,蜂蜜企業人人自危,很多消費者表示對蜂蜜失去信心。而在上周四,衛生部出臺了編號為gb14963-2011的蜂蜜新國標,新國標能否成為蜂蜜市場的“緊箍咒”?現在的蜂蜜市場到底真假幾何?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
“八成假”不實
蜂蜜市場大局看好
記者來到樂天、物美等多家超市及專柜,看到種類繁多的蜂蜜及蜂產品滿滿當當地被擺在貨架上,一些消費者正在選購。
就蜂蜜而言,產地來自北京、河北、東北、南京及江西的居多,價格也從十幾元到七八十元不等。銷售人員告訴記者“秋冬是蜂蜜產品銷售的旺季,這些天銷量一直不錯。”
記者采訪了知名蜂蜜老號百花,百花蜂蜜總經理郭利軍告訴記者,進入秋天后百花蜂蜜銷售看好,并未受到影響。他還表示,傳言中的數據嚴重不實,不能真實反映蜂蜜市場情況。“據中國蜂產品協會統計,全國蜂蜜產量在30余萬噸,除出口外,一些糕點等食品企業也是購蜜大戶,但并無散售內銷的數據記錄。”郭利軍說,“國家監管、協會管理聯合企業自律,蜂蜜市場的大趨勢絕對是好的。”
新國標將產品標準升級為
食品安全標準
那么蜂蜜新國標有哪些變化呢?它的實施對蜂蜜市場有哪些影響呢?中國蜂蜜協會名譽副會長楊寒冰告訴記者,新國標gb14963-2011是食品安全標準,它取代了2006年實施、編號為gb18796-2005的產品標準,“標準更高了,是對蜂蜜市場的一個激勵。”楊寒冰說。
據了解,與老標準相比,新國標的變化主要在于:增加了蜂蜜的定義,將原料要求改為蜜源要求,修改了感官要求和理化指標;增加了污染物限量;獸、農藥殘留限量等。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