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末入夏時,廣元朝天區的全國綠色食品原料(蔬菜)標準化生產基地曾家山基地所產蔬菜遭遇到賣難尷尬。如今,幾個月過去,曾家山蔬菜“愁嫁”的情況有無緩解?
10月中旬,記者從廣元朝天區農業局獲悉,“根據最近的統計數據,截至目前,曾家山蔬菜已賣了36萬噸!占總產量的75%。”
曾家山距大中城市較遠,運輸成本相對較高,今年5月開始,各地早春、越夏蔬菜陸續上市,競爭之下使得曾家山蔬菜缺乏價格優勢,再加上市場行情疲軟,當地蔬菜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滯銷尷尬,客商大大減少。
這樣的境況,既有近患廣大菜農眼下收益驟減;更有遠憂如果市場長期低迷,完全可能使曾家山高山露地蔬菜的名片毀于一旦。看似簡單的產品銷路問題演變為影響全局的戰略問題,一時成為朝天區上下關注的焦點。
經過深入調研,朝天區因地制宜,及時出臺應對之策:利用媒體及時發布蔬菜供求信息,建立網上營銷平臺,大力宣傳曾家山露地綠色蔬菜品牌,引起參會眾多客商和大型批發市場的青睞;鼓勵農技干部帶領農民經紀人在全國各地跑市場。5月份以來,先后與山東京青、壽光、宜城等專業合作社和北京樂購超市等簽訂了產銷合作意向協議;與成都、南充、重慶、西安、綿陽等農產品交易批發中心等建立了永久性產銷合作關系;引進蔬菜冷藏加工包裝企業,日處理鮮菜冷儲1500噸,幫助菜農躲避市場風險。
目前,該區蔬菜不僅在省內各大市場熱銷,還建立了蔬菜集散地、中轉站收菜點和季節性交易市場70多個。7月至今,僅平溪蔬菜專業合作社就將曾家山甘藍、海椒、土豆等產品銷售到了武漢、長沙、上海、襄樊、廣州等地。據初步統計,曾家山甘藍種植總面積4萬畝,已銷售15萬噸,占總應銷量的75%;海椒種植總面積2萬畝,已銷售3萬噸,占總應銷量的75%;土豆種植總面積6萬畝,已銷售8萬噸,占總應銷量的70%;其他蔬菜銷售4萬噸。實現蔬菜銷售收入3億余元,曾家山菜農人均蔬菜收入5000元以上。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