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10月27日消息:據《新聞晚報》報道,日前,有外地媒體曝出山東肉羊第一鎮瘦肉精泛濫,且當地羊肉銷往北京、大連、河南等17個省市,目前農業部已迅速安排國家飼料質檢中心赴利津縣開展肉羊“瘦肉精”拉網檢測。昨天,記者采訪了本市惟一一家專業的牛羊肉批發市場以及各大批發市場,商販們均表示所售羊肉來自內蒙古、江蘇等地,不從山東進貨。且進入市場的每批肉類都會進行瘦肉精檢測,目前未發現羊肉檢出瘦肉精的案例。
據外地媒體報道,肉羊是山東東營市利津縣鹽窩鎮的支柱產業之一,該鎮擁有農業部確定的定點市場。不過,在鹽窩鎮,給羊喂食瘦肉精并不是秘密。該外地媒體記者在當地多個養殖戶家中見到了不同形式的瘦肉精,藥片、原粉和石灰粉摻拌的瘦肉精。為了應付檢查,養殖戶也有不同的方法,除了提前十幾天停藥,讓檢查人員檢測不出羊體內的瘦肉精殘留,還會“雇傭”當地的“羊托兒”,以每次1000元的價格頂包檢查。
事件曝光后,昨晚農業部官網發布消息稱,對此事高度重視,已經“迅速安排國家飼料質檢中心赴利津縣開展肉羊"瘦肉精"拉網檢測,同時責成山東省畜牧獸醫局赴利津縣迅速調查核實,一經查實,將依照有關法規嚴肅處理”。目前山東省畜牧局已經收到了農業部電傳,將對瘦肉精問題進行督導,而利津縣也成立了3個工作組,從今天開始對全縣養殖戶進行挨家挨戶的排查。
昨天,記者致電位于寶山區的上海牛羊肉批發市場,這是本市惟一一家專業從事牛羊肉批發的清真市場,其業務部相關人士表示,目前沒有山東羊進入市場。“我們銷售的都是凍羊肉,全部從內蒙古調過來,山東本來就產羊不多,我們也沒有去進貨。”這名工作人員表示,每批羊肉進入市場前,都有檢測瘦肉精程序,通過試紙快速檢測合格后,才能入市,而牛肉則是每頭都要檢測。上海人吃羊肉一般要等到11月中下旬,目前還沒有進入旺季,每天銷售的羊肉數量也很有限。
記者隨后從上海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曹安批發市場和江楊批發市場了解到,其新鮮羊肉基本來自江蘇,凍品則從內蒙古進貨,沒有從山東進貨。這三家市場的羊肉集散量占到了上海市場的80%以上,此外有業內人士表示,陜西羊和上海本地羊也占據了一定的銷售比例。同時,市場方面表示,市場均有專門的質檢中心,對每批肉類進行檢測,瘦肉精就是其中一個重要項目,一旦發現有殘留就會復檢,確認后整批貨銷毀。
此外,小肥羊等多家火鍋店也表示,店內銷售的羊肉基本從內蒙古進貨。記者在超市里看到,盒裝的肥羊也基本來自內蒙古。業內人士表示,一般從正規市場或餐飲店內吃到的羊肉較為安全可靠,市民應盡量在正規場所購買,并留下小票,以備追溯產地。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