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蜂蜜每公斤358元、有機豬肉每公斤160元、有機雜糧每盒(268克)268元……近年來,一些食品包裝上紛紛標注“有機”二字,并標榜“高質高價”。這些有機食品貨真價實嗎?
記者近期深入山東、廣西等地,追蹤一些有機食品產業鏈發現,隨意標注“有機”、花錢購買認證、張貼假冒認證等現象屢見不鮮。一些售價不菲的有機食品,只是披著“有機”外衣的大路貨,亟待整治。
超市銷售:有機食品“李鬼”多
記者近日在山東、廣西多家超市中,隨機問20余名消費者“什么是有機食品”,回答“五花八門”:“包裝上有"有機"二字”“標價比普通食品貴很多”“口感好、有營養、無污染”……由于認知模糊,一般消費者很難判斷有機食品的真假。
山東多家超市中均有銷售的“山東榮豐食用菌有限公司”生產的多種有機食用菌,外包裝上有機產品認證標志、認證機構名稱標注齊全,并且標明有機認證證書編號。但記者據此上“中國食品農產品認證信息系統”查詢發現,證書截止日期顯示“2010-05-19”,證書狀態顯示“撤銷”。
在廣西,針對一些超市銷售的“有機雜糧”“兒童有機胡蘿卜面”等食品,記者查詢其認證碼時,要么顯示“沒有找到符合條件的記錄”,要么顯示已撤銷或已過期。
認證環節:幾萬元叫賣“有機”證書
根據超市提供的信息,記者聯系上一位常年在北京、山東、廣西等地做“有機食品”收購、加工、包裝的經紀人劉剛。他表示,有機食品行業之亂,關鍵是認證環節隨意性大。因受利益驅動,有些認證機構甚至主動找加工企業花錢買有機食品認證。
因為認證環節不規范,導致“有機食品”滿天飛,行業誠信度下降。
山東省農科院農產品研究所副研究員趙曉燕表示,目前我國有機食品認證資質審查不嚴,特別是一些中介公司也在承攬認證業務,擾亂了有機食品認證管理體系,應當引起重視。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