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媒體報道,宣稱從新西蘭原裝進口的"生命陽光"牛初乳,實際是原料進口再在國內分裝,并非"原裝".記者昨日獲悉,目前,廣州市工商局已對位于廣州科技園的"生命陽光"倉庫內的產品進行了封存,并對事件進行查證。而廣東省檢驗檢疫部門也介入調查,部分賣場已暫時將"生命陽光"產品下架。
遭身份質疑的奶粉品牌其實并不止生命陽光一家,2009年,施恩奶粉其奶源地遭質疑;今年9月,澳優奶粉也曾陷入"假進口"的風波中。那么,到底如何鑒別真正的進口奶粉?進口奶源是否等同于原裝進口?國產奶粉與進口奶粉的差距在哪里?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
進口奶源不等于原裝進口
在家樂福、物美等大型超市的奶粉專柜記者看到,標明"原裝進口"及"進口奶源"、"進口原料"的奶粉占了半壁江山,價格也在100至400元不等。據了解,這些奶粉雖然價格偏高,但是比國產奶粉俏銷,"很多消費者非進口奶粉不買"銷售人員說。記者又隨機采訪了正在購買奶粉的幾位消費者,他們中絕大部分人認為"洋奶粉的可靠性好、更令人放心",有的人表示:"不管是進口奶源還是原裝進口,只要含有進口成分,就感覺比較放心".多數消費者也表示并不清楚"原裝進口"、"進口奶源"、"進口原料"之間的區別。
記者了解到,進口奶源、進口原料并不等同于原裝進口。原裝進口是指必須是全部由境外生產包裝到獨立的銷售單元,從海關進口進來的奶粉產品。業內人士指出"這就是說在國內沒有生產加工環節,只有銷售環節",而進口奶源和進口原料則指奶源大批量進口到國內之后,再進行調配裝罐和包裝。所以在"血統純度"上,原裝進口洋血統更純。
但專業人士同時提示,洋品牌與原裝進口之間沒有必然聯系,一些洋品牌的奶源來自國內,而一些國產品牌亦有原裝進口的奶粉。如"洋品牌"雀巢的部分奶源來自黑龍江,而本土品牌娃哈哈的愛迪生系列則由荷蘭皇家菲仕蘭乳品公司貝倫工廠生產制造,原包裝進口,由娃哈哈負責中國市場的銷售管理。
國產奶粉與進口奶粉區別在哪?
《2011年上半年中國乳品行業市場研究報告》顯示,"消費者對國產奶粉的’信任危機’持續存在,洋奶粉掌握奶粉市場定價權"、"進口市場保持良好態勢,且產品進口價格居高不下。"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