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1月10日電題:菜價“過山車”成頑疾?——會診農產品“賣難買貴”困局
“新華視點”記者
大白菜收購價跌至每斤1毛,生姜、大蒜價格紛紛跌破成本線……近期菜價的暴跌,讓菜農叫苦不迭。令人不解的是,到達消費者手中的菜價仍處高位,“兩頭叫中間笑”的現象未有改觀。
從昔日的“姜你軍”“蒜你狠”到如今的白菜“跳水”“姜”濤急轉,菜價往常是三五年一個輪回,可今年就經歷了多輪波動。菜價“過山車”的頑疾在哪?如何破解“賣難買貴”困局?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深入各地進行了追蹤采訪。
批發價波動頻繁 零售價持續高企
眼下正值大白菜集中上市季節,可安徽懷遠縣部分種植戶卻心急如焚:去年地里的大白菜還是“香餑餑”,價格也賣到5毛至7毛,可今年收購價一路下滑,近日下跌到1毛錢一斤。
“這樣下去,一畝地收入連‘本’都保不了。如果政府再不想想對策,農民恐怕就折騰不起了!”懷遠縣荊芡鄉龍窩蔬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朱殿鋒告訴記者。
記者在“中國生姜之鄉”山東萊蕪市、“中國大蒜之鄉”山東金鄉縣了解到,在去年價格暴漲的帶動下,今年種植面積大增,豐產使市場供過于求,目前批發價均已跌破成本線。
據農業部“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信息網”監測,今年以來,蔬菜批發價格波動頻繁,波幅較大。4月中旬,全國286家產銷批發市場19種蔬菜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全部下跌,平均價格跌幅達25.8%;7月初,蔬菜均價同比上升31.2%,其中大白菜價格上漲123.8%;11月初,蔬菜均價同比下降19.1%。
與批發價頻繁波動不同的是,蔬菜零售價卻持續高企。記者幾天來走訪北京市多個菜市場、超市后發現,盡管近期批發價暴跌,但零售加價率仍超過100%,如大白菜在新發地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的批發價為0.15元/斤,在距市場7公里以外的天陶蔬菜市場、沃爾瑪超市里,零售價達到0.3元/斤與0.5元/斤。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